“空白”——“思想苇草”滋长的土地(23期)

时间:2012-09-21 16:31 作者:编辑部 编审:

“空白”——“思想苇草”滋长的土地

2003年12月总第23期

 

【编者按】
  田彗生博士在《创新教育与课堂改革》的报告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标志之一是学生应当有充分自由思想的空间。换句话说,在教学中,教师留足“空白”,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质疑、释疑,而不是老师设疑、学生被牵着鼻子答疑,这是实践创新教育的有益尝试。留“空白”是一门艺术,不是一件简单、随意的事。一要掌握火候,二要精心设计,找到引与发的必然联系,并在点拨之后,使学生有联想,有垂直思考与平面思考的交叉点。然后以“发问”、“激题”等方式为诱因激起学生的思维,从而使之上下联系,左右贯通,新旧融合,用所思、所虑、所获填补思维空白点,获取预期的效果。编者以为要取得“留白”的最佳效果,下面几点值得思考:㈠转变教学和人才观点,是实现“空白”的基础。㈡创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是实现“空白”的前提。 ㈢培养协作精神,是实施“空白”的必要条件。㈣教授学法,是实施“空白”的关键。
  本期刊载的几篇文章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作了有益探讨,有一定的深度,可资同行借鉴。

【直击课堂】

政治课堂教学“留白”艺术实施三步骤
宝应实中  胡爱民

  国画中常有“几只蝌蚪,便画出十里蛙声;一片远帆,便引出万斛离愁”的意境,这就是绘画中的“留白”艺术。它不但给人以独特的美学欣赏价值,还可以留给欣赏者以自由驰骋的思维空间,从而充分调动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填补画面的空白内容,使无画处皆成妙境。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政治课教学中,政治教师若巧用“留白”艺术,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化课堂教学氛围,也可以培养其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云:“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引爆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
  1、导入巧留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导入是一堂课的“序曲”,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它是青少年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导入时恰当的运用留白(如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寓言故事、诗词、歌曲或图片漫画等设置悬念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自尊自信是获得成功的前提》时,我出示了漫画《龟兔赛跑》,并邀请同学讲故事,让学生思考(创造空白):乌龟为什么会赢?兔子为什么会输?然后借助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引入正题。如此导入的“留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授课巧留白,激发学生思维。
  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实践证明,疑问能激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讲授新课时,巧妙留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在讲授《自尊自信是可贵的心理品质》时,针对青少年自尊自信的三个表现,我是如下设计的:首先简要介绍小品《名牌》内容,然后组织学生编排并由学生推荐代表进行小品表演,再设问——如何看待小品主人公吴明的行为,最后组织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吴明……通过留白,留给学生思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3、结尾巧留白,意味无穷。
  开头和结尾同样重要。它是一堂课的“终曲”,若设置好“留白”,弹好“终曲”,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能达到意味无穷的目的。如《自尊自信是可贵的心理品质》的结尾我是这样设计的:从出生到现在,你几次登上领奖台(如跳绳比赛获得名次、第一次当三好生等等)?从今往后,你准备再登几次领奖台?拿些什么奖项?请画出你手捧奖状或戴奖章的英姿,在漫画下注明领奖年龄、奖项以及奖品名称,并用画笔描绘出你灿烂的前景。通过留白,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唤起了他们新的求知欲望,培养了他们创新思维能力……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留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可以这样说,留白,作为一种教学艺术,它是教学艺术园地里一枝芬芳的花朵,具有永恒的魅力。

【案例分析】

之一:陀螺背后的空白
宝应实小  王学琴

  前些天,我们年级进行了一次语文单元测试,试卷最后有一道半命题作文:提到     我就很精神。试卷上有提示:读书、画画、肯德基、踢球、陀螺……考试前,我们几位语文老师一致认为,这个题目学生容易写,写“肯德基”、“陀螺”的学生一定会很多。试卷做完了,收上来一看,果然八九不离十。不过,喜欢陀螺的孩子要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班有51名学生,写喜欢陀螺的有15人,占全班总人数的 30%。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就在前几天老师还在班上严肃申明,不得带陀螺到学校来玩,但还是有这么多的学生在作文中强调他们最喜欢的就是陀螺。
  儿童玩具花样繁多,陀螺能吸引这么多孩子的目光,抓住这么多孩子的心,它到底是什么样的玩具呢?打开《现代汉语词典》,对陀螺是这样解释的:儿童玩具,形状略像海螺,多用木头制成,下面有铁尖,玩时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有的用铁皮制成,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词典中所描述的陀螺前应加一个“老”字,学生们在作文中所提及的完全是陀螺“新”一代。它延承了陀螺可以直立旋转的特性,又给它附加了许多新的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孩子们作文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以下几点:零件可以拆装重新组合,可以添置不同的配件创造出自己个性风格,可以附加更强劲的零件使它升级,同伴间可以互相争斗,可以联手互击……从设计者的角度来说,他给一个本是十分传统的玩具留下了无尽的空白。这个空白等着孩子们自己去填写,让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在这个空白中自由地驰骋。当他们的智慧与能力物化到陀螺这个实体上并得到证实后,孩子们将得到极大的愉悦。可见,陀螺背后的空白正是它的魅力之根源。
  教学中,我们也应如陀螺制造商一样有意识地设计出能让学生自由驰骋的空白,给学生一个可以发挥想象,体现个性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飞翔起来,让他们得到学习与探索的快乐。
  且以语文作业的布置为例。在学完一篇课文后,我们可以设计两种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去完成。第一种,我们可以布置这样两道题:1、抄写有关词句,2、背诵指定段落。第二种,我们这样来设计:1、编写与课文有关的练习自己做一做,2、背诵指定段落。学生完成了第一种类型的两道题后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方面,复习巩固词句;另一方面,丰富积累语句,提高语感。遗憾的是,这两道题后面的空白很小,留给学生自由创造的机会不大,全班学生完成的过程、完成的结果基本趋于一致。在完成作业后,他们会产生一种轻松感,却没有多少因他们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而带来的愉快。第二种类型的题目与第一种类型的题目相比,我们会发现,在它的第一题中有较大的思维空白。学生可以写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可以写因课文产生的联想,可以想方法填补自己知识的空白……学生可能写字词,也可能写片段,甚至是成篇的文章。每个学生在完成这一作业时,思维过程各不一样,效果也相去甚远。那些因付出劳动、学习效果好而得到老师、同学肯定和赞许的学生该会是多么自豪!在一次次的成功与自豪的背后是他们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那些作业质量不尽人意学生,我们可以提示他们拿同学的作业去模仿、学习。这样完成起来,也要比只简单地抄写对他们的帮助大。
  一个教学效果好,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当是一位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师,也一定是能给学生留下学习空白的高手。不然,陀螺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孩子的迷恋呢?
 

之二:多给孩子一点自由的阳光
宝应实小  徐耀萍

  语文课上,学生们正在自由朗读《倔强的小红军》:“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的还多呢。’……”
  “老师,小红军拍干粮袋的动作是‘轻轻地’,这不是和他倔强的性格相矛盾?”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学生们都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期待着我给予答案。我没有急着解决学生的疑问,却反问一句:“确实矛盾。这么做不能表现他的‘倔强’,他应该‘使劲一拍’,这样更能让人相信。”我想因势利导,把他们的求知对象引向课文,让他们仔细读读上下文,从中找出答案。
  “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小红军不可能‘使劲一拍’,因为课文前面写他已经累得掉队了,他没有那么大的劲来拍。”
  “就算他有劲也不能‘使劲一拍’,因为他的粮袋中根本就不是粮食。”
  “课文后面说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他‘使劲一拍’,牛膝骨的声音和样子都和粮食不一样,那就露馅了。”
  “我认为小红军又累又怕露馅,只能是轻轻拍拍干粮袋。”
  “他又累又饿,可是还要坚持装出有劲有粮食的样子,轻轻拍了拍干粮袋,这正好说明他的倔强。”
  “我体会到小红军非常机智,非常懂事,他担心陈庚知道他没有干粮一定要帮助他,使陈庚受到拖累,因而不‘使劲一拍’,而只是‘轻轻地一拍’。”
  “我体会到小红军的品质非常高贵,他一心只为别人着想,而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
  多给孩子一点自由的阳光,他们个个都会灿烂夺目。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给学生标准答案,而是让他们自主感悟、自主探究,在自主研究学习中提高能力,发展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安排一些“空白”,让他们从“着墨处”读懂文本内容,更在“空白”处品悟到语言魅力,事物的神韵,布局的巧妙,作者的情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凭借教材而又跳出教材,才能随机调控灵感迭出;学生才会无所限制,思维才能自由驰骋,真正充当学习的主人。

【理论探微】

多给孩子留点“空白”
林以广

  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不是“讲”或“听”出来的。就语文而言,教师不可能把每一篇文章都讲深讲透,也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讲,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语文,起点不是零,教学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探讨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学生不爱学习语文,最根本的是语文课没有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阅读是一种综合吸收,“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不多读、熟读而只去听所谓“讲析”是全然无用的。古人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便是读,且要多读、精读。在语文教学中,惟有精读,才可以把文章与读者个体相融合,才可以把文之神韵与读者心灵维系在一体,才可以达到人文合一之境。
  语文无所不在,它在社会科学里,也在自然科学里,它在课上校内,也在课余校外,它在书本里,也在生活中。书本以外的生活,更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它是人生的教科书,也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源头活水。  “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成功者的经验之谈。总之,不到生活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
  多给孩子留点“空白”吧!语文如此,其他学科也如此;教学如此,教育更应是如此。这里,我借用别人的几句话,和所有的老师们共勉——
  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锻炼。
  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上一篇:理想的课余生活(22期)
下一篇:设计开放 评价多元(25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