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意与功用的搏击(27期)

时间:2004-05-12 11:00 作者:编辑部 编审:

诗意与功用的搏击

2004年5月总第27期

  ◆用一颗诗性的心去感悟诗歌,窃以为这是诗歌教学的主旨。

——张厚地

  ◆语文课教学,如果只教学生如何考试,那么考试结束之时,便是学生抛弃语文之时,这样的语文老师便在应试教育中培养了语文的掘墓人。

——永清

  ◆单单有诗意的升腾,也便会有诗意的跌落,两者相辅相成。要有一颗“诗心”,这才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专门要在学生心田里撒播的“种子”,只有这样,“诗意”才可能真正发芽,长成自己生命里的一部分。假如割裂这些而“讲”诗歌,或者要求学生“模写”,则难免形似而神不似,光有“形”而没有“髓”。水过地皮湿,或许连地皮也不湿的。所以,“诗意”要有“着陆点”!韩军在诗歌教学上的体验和尝试,无异是有巨大价值的。

——李不骑马

诗歌教学怎能没有诗意
张立华

  在这一节诗歌阅读教学课上,韩军老师究竟是带着学生走向《再别康桥》的,还是带着《再别康桥》走向学生的呢?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听课者,包括韩军老师去思考,去正视。因为这是事关教育理念的问题,是立课的根本性问题。前者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后者体现的是应试教育的教学;前者重视的是学生的有效发展,后者重视的是诗歌解读的结果。很显然,我所见的正是属于后者性质的教学。
  韩军的整堂课都是他带领学生“庖丁解牛”式的分析诗歌,充满审美特性的语言之链被拆卸为一个一个的词和字,诗歌中的完整意象并没有被充分感知,深厚韵致未作深入的品味。诗歌阅读于是变得生硬,甚至被扭曲。如果说对“柳”的解读还勉强说得过去(其实那个学生的回答是很好的,但是未得到肯定),那么对“潭”的剖析,完全是教师的一厢情愿,难道《乡愁》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里的“湾”就不能表现乡愁之深吗?原本很自然的用词,偏偏刻意地赋予某种意义,我们不能陶醉于用这些“发现”“结论”来标榜自己解读的深刻。我真的不知道,志摩先生当初创作此诗时,是否就如是想的呢?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再别康桥》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的手段、媒介。我们是带着学生走向《再别康桥》的,教育的终极关怀指向的是学生。所以,我们关注的是学生学习诗歌时是否情趣盎然、诗意浓浓,是否燃烧起了学习生活的激情,是否更喜爱诗歌了……如果说《再别康桥》阅读课上完,我们学生的内心还是静若止水,波澜不兴,无动于衷。那么应付考试的所谓“理解”,对孩子们的成长又有何意义呢?诗歌阅读,不能涂满实利的色彩!
  我们都知道,诗歌的特质是抒情,诗歌阅读的基本策略便是“体悟”。“体”是入乎诗中,“悟”是出乎诗外;“体”是读者走上语言的桥梁与诗人晤见、对话、交流,“悟”是感受诗人思想情感并生成新的思想与新的情感。真正意义上的诗歌阅读,绝非单向浅表地积累语知、剖析结构、袭取技巧,而是要在体悟的基础上,理解诗人倾注在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实现读者与诗人心灵的对话、灵魂的拥抱、精神的交融和思想的同构。在具体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就应让学生多自我揣摩、自我发现、自我讨论、自我评价,教师就应多激励学生思考辨别,而不急于下结论,有些地方不妨用模糊理解的方法启迪学生去品味去体验,我们不是常说,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吗?惟有这样的诗歌教学的课堂,才会充满自由、情趣、意义,才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惟有这样的诗歌教学的课堂,才会深得学生的喜爱!

 

是带着学生走进康桥,还是带着康桥走近学生
潘文新

  关键是韩军“换词”换得太随意和油滑了,诸如“西边的云彩”换为“东边的朝霞”,“招摇”换为“逍遥”,这种随意地、丑化式地摘取一些词来对比已积淀为经典的课文,固然可以很轻松地反衬出徐诗的一些妙处,推进课堂教学的进程,但问题是这样率性的对比,学生的理解就像在沙滩上建楼那样艰难而脆弱,而且因为牵强和造作会引起更深的误读。问题是所换的词之间有自然的可比性吗?这两个词会是作者写作时反复掂量斟酌的吗?这两个词是学生阅读时会浮现在头脑中挥之不去吗?或者退一步讲,它们即使不是“会是的”至少是“应是的”才行啊。可我们怎么也看不出韩老师硬塞的“词”与学生有认知的、情感的共鸣,找不到附着点,因而就失去了生长点。离开了对文本、学生、课堂的“尊重”,不仅是语文精神,同时也是人文精神的滑落,正如有位网友说“韩军不是带着学生走进康桥,而是带着康桥走近学生”的,这种一厢情愿地附加和兜售,甚至还可能造成意外的伤害,难道写诗不写“东边的朝霞”便一定要写“西边的云彩”,难道只要比“逍遥”好即可成名篇,这种对名篇的简单维护其实正是对名篇的另一种毁损罢了。 “潭”不能换成“湾”,早为大多数人所诟病,无须赘说。至于通过开头导入的几首诗的文化意义来印证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可谓整节课“一蹋糊涂泥潭中的光芒”,但韩军用“找”的方法,则又显得生硬和笨拙。另外在某些难点的突破上,韩老师也没有把握住,显不出大师的高度和风范,如学生提出“轻轻”和“悄悄”的问题,这是整节课中唯一一个从学生内心里“蹋”出的疑问,处理得好便是全诗、全课的契入点、激活点,但可惜的是韩老师不仅错过了,而且也可能错掉了。


“语文味”少不得
袁卫星

  张广银老师的课,显示了他比较深厚的教学功底,尤其是在朗诵时对情的把握是比较到位的,但过多的模仿写作冲淡了对《再别康桥》本身的理解、品味,使整堂课显得失之重点。
  邬建芳老师诗意的教学语言非常切合这篇课文的教学,整个教学关节真实有效。不足的是,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同质分组的的时候,由于缺少对生情的真实把握和预先调控,出现了分组不均的情况。如果把占全班同学五分之四的朗诵组再行分解,会好些。
  韩军老师课,看似平淡,但我个人认为,恰恰是真正的语文课。咬文嚼字,甚至摇头晃脑,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来,我觉得是当前在过分强调“人文”和“创新”的语文教学的情况下的必须,是返璞归真。要注意到,三位老师,只有韩军给学生辩证了“康桥”是桥还是大学,引入了徐志摩的“两个梦”;只有韩军,在诗歌本身的语词上下了功夫,对文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读解;只有韩军,用三首离别诗(古诗)导入,设下伏笔,把现代格律诗,甚至是整个中国现代诗的来龙去脉、传统底蕴进行了必要的交代。
  一堂课,尤其是一堂语文课,绝不能像批高考作文一样,用有没有“亮点”、能不能“创新”来判分。“实”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活”。否则就带来一个字:“空”。

 【网络会议】

  教育在线 小青  诵读涵咏、推敲咀嚼文字里的意义、意味、意韵、意趣应该是一件很有情趣的事。
衡量学生语感的品位素质,可以有四个标准:语感的广度、深度、美度、敏度。(王尚文《语感论》)而后两者的培养和提升,有赖于言语形式的揣摩、掂量和比较。
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使学生“言语的耳朵”更加灵敏,“言语的眼睛”更加明亮?韩军老师的课例给我启示。

  教育在线 刘支书助理  对语言、文字的玩味,应该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关键是要恰当。《再别康桥》这样以诵读为主的文章非常适合体现这样的教学目标,而鲁迅的文章不适合。所以,我觉得韩军老师的思路是正确的,至于,现场学生参与不够,我觉得是正常的,刚刚通过应试进来的高一新生,不大可能具备充分参与语言文字玩味的精神活动的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若经常这样摇头晃脑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才可能逐步参与进来。
  但我反对“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的说法,那要看你的课堂讲什么文章,语文课堂也可以是不屈的呐喊,深沉的反思,智者的思辨,可以是私塾先生般摇头晃脑地个人陶醉,可以是演说家激情四射的演讲,可以是学生唱主角的讨论,可以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一切应以是否抓住学生、学生精神能否得到提升为中心,而不是机械地理解新课标,为说新词强说愁,没有诗意去挖掘诗意,没有思想去拼凑思想,没有参与能力去用假问题调动学生参与,在教师运用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后选择的某种模式下,自然生成的课堂较好。

  教育在线 陆友松  语文是母语文化。我们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接触母语,感受语文,那么势必会对语文产生兴趣、情感。但这往往是隐性的,久而久之,孩子们早已在平常的生活中淡却了曾经的兴趣、热情。所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帮助学生找回那份咿咿学语时的激情,引领学生感受到母语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在情怀,并积极创造出学生对于母语文化学习的持久热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教育在线 杨先武  记得在上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担任文化素质评委的余秋雨将《再别康桥》的开头一句念成“我轻轻的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他因此而受到非议。
  如果我教这首诗,会首先让学生比较徐志摩的“轻轻的我走了”和余秋雨的“我轻轻的走了”。这看起来只是语言文字上的问题,却关涉到诗人的情感。
  教诗歌,就应该把品味语言和体验情感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上述三堂课似乎在这一点上都有所欠缺。
  在教学方法上,应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少一些包办代替。不知为什麽,我们的老师往往把学生的水平估计得太低。课堂气氛沉闷,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

  教育在线 范美忠  《再别康桥》过于传统,解读余地不大,诵读即可,并不值得花太多精力去解读。 对于这一类以音乐性和意象的美见长的诗歌,朗诵和感受是最为重要的。如果让我来讲,可能会着重于诵读和与古诗词中写离别的诗词的比较方面。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表达感受,让课堂自动生成。说实话,我觉得这样一首诗没有太多可讲的,作出一副充满诗意的伪抒情的样子(这样的课堂太多了)也很可笑,思考一下当代社会为什么丧失了诗意恐怕是更为关键的!

  教育在线 花开不败  新课程要求个性解放,张扬个性,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美文的味道,不必去解读,把一朵美丽的花,一瓣一瓣撕下来让学生去欣赏,完全失去了美文的味道,何况,现在我们又回到了读经的时代,诵读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对于现代诗来说,都可以这样教。

  教育在线 Story  评价一个人,是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没有做什么。评价一堂课也是的。那位女教师无意与名师一决高下,她只是在尝试使用“用思想垂钓思想、用诗情召唤诗情,用文字诱引文字”的诗歌教学理念,只想在孩子的心田播下几颗诗意的种子,即使最后只有一颗发了芽,也算功德无量。

【代后记】
  有一个画家把自己的画贴在街头,让过路的人把画得最好的地方用圈标出来。晚上一看,画上画满了圈。第二天画家又把同样的画贴在街头,让过路的人把画得最差的地方用圈标出来,晚上一看,画上同样画满了圈。评课与评画一样,仁者见仁而已。(Edupioneer)

  我们“点火”的目的,不是“开火”而是“盗火”!批评的目的不是“打倒”,而是“打造”!针对的不是“韩军”,而是“全军”。(潘文新)


上一篇:理念与行为的碰撞(27期)
下一篇:从“预设”走向“生成”(30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