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预设”走向“生成”(30期)

时间:2004-10-13 08:19 作者:编辑部 编审:

从“预设”走向“生成”

2004年10月总第30期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于是他发誓下次不论是墨鱼或是螃蟹他都要带回来。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没有捕到,那个春天,他一无所获。
  这只是一则寓言,在我们的传统教学实际中,虽没有这样愚笨的“渔夫”,可常有这样的认识与行为:上课就是执行教案所“预设”程序的过程。其实,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什么,更不能满足于教给了学生什么,重要的是能不断激活学生思维,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突然“生成”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基本要求。从教学设计、情景营造、课堂评价等环节,都需要体现对“生成”的关注和推进。


  
【案例分析】
  之一:一次作文指导
  宝应实验初中  陈万清
  师: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妻子,托人给外出经商多日的丈夫捎去一封信。丈夫打开信封,其中并没有信笺,妻子在信封中放有一样东西:一味叫“当归”的中药。丈夫立即读懂了妻子的“信”。同学们,你知道这位妻子的“信”是什么意思吗?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相互间热烈交流,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导入力避枯燥,激趣为先,以激活思维的兴奋点。从下面的教学环节看,这一设计为指导习作方法作了铺垫。】
  生:这位妻子是说“先生,你在外面时间太长了,应当回来了。”
  师:(向其他同学发问)是不是这样的意思?
  (同学们都表示赞同)
  师:那么,我们能舞动手中的生花妙笔,帮这位妻子用文字的形式写封信吗?
  (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动笔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3分钟后,有学生开始举手)
  生1:孩子他爸……(学生哄笑)你出差在外已经有三年零六个月零二十天了!儿子小狗蛋总是问我“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可是我也无法回答他!你能告诉我回来的日期吗?请给我回信。
  师:不错!他(教师面向发言的同学)这封信没有正面说自己想丈夫回来,而是通过儿子的问话从侧面表达意思。这是一个巧妙的构思。
  生2:相公,你好吗?日出日落一天天,花开花谢一年年。又是一个中秋月圆之夜!你我自那年中秋一别,已经整整三年不见啦!三年啊,那是1095个日子!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对于我,那是3285个春秋,3285年啊!相公,你快回来吧!别人家家团圆,我们何时相会?
  师:很好!尤其是数字的运用,更增添了打动人心的力量。相信那位“相公”接到信一定会快马加鞭回家的。
  【在诙谐归纳中道出两条写作技巧,在评述中交给方法,做到习作指导了无痕迹。“预设”在“生成”中实现。】
  
  之二:一节课上不完又何妨!
  宝应实验初中  殷玉龙
  案例:初一思想品德课,教师正在讲授情绪方面的内容。
  教师出示FLASH动画:教室内,两个同学,因为琐事发生争执,进而发生打斗,旁边一群同学围观。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事件?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处理?
  (学生或前后组合或同桌组合热烈讨论)
  学生甲:我会拉开他们。
  学生乙:要是我,我会极力的控制自己,压住怒火不能打架。
  学生丙:我会赶快去报告老师……
  学生丁:我认为可以不妨让他们打下去,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叫不打不成交吗?通过打,也可以让双方都能有一个发泄的机会,然后老师再处理起来,也就简单多了。
  ……
  (学生都把手举的高高的,充满着期待)
  教师:好,同学们,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到此为止,下面我们接着学习……
  反思: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课堂进行控制是无可厚非的。但课堂的最大任务应该定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上。我们看到这节课上孩子们的热情已经被充分调动,思维的火花已被点燃,一个个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小嘴直张,已经到了一种欲罢不能的状态。这是多么好的学习状态。可我们为了一个简单的临时性的任务,用一句“由于时间的关系”就生生的将学生的智慧的火花浇灭,将学生的灵感掐断,将学生的兴趣葬送。这是与课改的精神相违背的。我要说,一节课上不完又何妨!
  
  之三:突如其来的提问
  宝应实验初中  郭万俊
  在教学课文《珍爱我们的生命》时,我问:“当遇到如此艰难抉择时,你能像那个伐木工人一样,果断截肢,选择求生吗?”大多数学生都按照常规思维去答。
  突然,学生A站起来说:“老师,我能提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吗?”得到同意后,他问:“老师,伐木工人采取截肢方法,真的能最终活着回去吗?截肢真的是当时唯一的选择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学生A继续说:“自行截肢,简单包扎,再艰难地爬回去,要流多少血。况且又是在森林里伐木,行人稀少,离家较远,伐木工人非常有可能在路上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假如在昏迷的过程中,遇到凶猛野兽又怎么办?”我听了为之一震,说:“同学们,你们还有其他看法吗?”学生B说:“我想了一下,截肢不应是当时唯一的方法。如果先用电锯锯压在腿上的树干一点,然后抽出电锯,再斜着锯,如此反复,不是可以脱身了吗?”
  ……
  【教育家张伯苓说过,要教出“活孩子”,而不是“死孩子”。突如其来的提问,使精心设计的教案搁浅了,但却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
  
【各抒己见】
  

之一:换位思考,为了更好的生成
宝应实小  苗培林

  
  很多时候,我们的教案从教师的角度看很完美,可到了课堂,就变得漏洞百出!为什么会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没有学会换位思考,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教案。教学预设,是为了课堂上的生成,而学会换位思考,可以有利于课堂更好的生成!
  换位思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要适度。教师要多思考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会引起学生什么样的体验,从而作出及时而恰当的评价点拨,去引领学生的思维。
  换位思考要以未知者的角度出发,思考教学“预设”。比如上《认识乘法》一课,教师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知识背景,很容易去理解把握诸如20个1相加其实并不需要一个一个的写下来的道理,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这样的知识背景,他们是一个未知者,所以将写20个1相加当成了挑战性的任务。怎样让学生生成创造新算法的愿望?我的设计是:让学生听音乐比赛,音乐停手中的笔停。当学生写20个1相加写到一半时,音乐停了,学生也就停下手中的笔!这时我稍加点拨:“为什么还没写完?”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困惑中生成了探索的欲望,课堂的成功也就顺理成章了。
  

之二:课堂的生命力在于“生成”
宝应实验初中  沈宗银

  
  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生成性,对于学生方面出现的生成性问题,我们教师最好的战术是“踢皮球”,将问题“踢”给提出问题的人,请他说说自己的见解、为什么会想出这个问题?有时,提出问题的人就是解决问题的人。也有提出问题后解决不了的,这种情况下,教者可以把皮球踢给合作学习小组,或者进行全班讨论。一般情况下,同学们的见解会让教师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如果生成的问题,全班讨论也解决不了,教者就要出面了:或是激活已有知识,搭建思考的梯子;或是化解拆分成几个小问题,降低难度;或是从侧翼展开讨论,迂回出击,就是不捅破那层纸……总之,要巧妙引导,尽量使课堂“生成点”与“教学点”结合起来。


  
【理论探微】

寻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宝应实小  何为

  
  教学是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现出相对的封闭性。可以前,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开放,从内容角度讲,意味着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从课程角度讲,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挥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讲,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人是未完成的非终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把培养的中点当作终点,以目标取代目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波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份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鲁姆)。过程的开放也许会影响某些课时的教学进度或教学任务,但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首先,课堂教学改革,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其次,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进而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
  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对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的成全。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让政治课堂散发生活化的芳香
宝应实中  胡爱民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就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然而审视我们的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就像生长在温室中的花草,周围的氛围过于羼弱,自身的根基流于疏浅,经不起自然的风雨,缺乏生活和生存的基本能力,意志品质不能受到有效的磨砺。在这种“教育围城”中成长的学生,必然会丧失生命的活力。
  “教育即生活。”回归生活,让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是新课程教学的特征之一。对于理论性比较强的政治学科而言,如果仅仅注意教材而脱离生活实际,那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因此,政治课堂只有扎根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才会具有强大生命力。


 


上一篇:诗意与功用的搏击(27期)
下一篇:优化课堂精神环境,为生命负责(32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