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的协奏曲(49期)

时间:2012-09-26 16:35 作者:《翔宇教育》报 编审:

 

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的协奏曲

(第四十九期)

  现在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多项交互的复杂活动过程,是一个生成重于预设的活动过程——至少在部分教师的理念上是如此。因此,在对待教学预设(备课)上,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有人欣喜——这下好了,不用备课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生成决定课堂;有人茫然,不知所措——天知道该如何进行预设……

【理论导航】


预设与生成的融合铸就课堂风采
宝应中学  王兆辉


  一、精心预设,为生成起航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我认为课改背景下的教学预设应是基于“生成”的预设,它应凸显以下三点:
  1、教学目标。评价一堂课的优劣,首先要考虑的是课堂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应该是生成的,但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一定是预先设计好的。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可能部分学生目标要随时调整,比如提高要求或降低水平。但任何一堂课在操作之前,都应有清晰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无论是有关知识和能力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还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目标,教师课前均要作明确的设计。
  2、学习方式。学生选择哪种方式完成教学目标,老师要提前考虑到。一些公开课上,老师常常对学生说:“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想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在学生学习能力不高、自控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态度不仅不能起到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的作用,还有可能对学生放任自流。因此,教师清晰明白地要求学生使用某种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快速准确地达到教学目标。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是选择讨论的方式、探究的方式、合作的方式、还是发现的方式,老师要为学生量身定做。当然,学习方式的选择也要考虑学生实际,而且要灵活多样,允许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主选择。
  3、教学媒体。媒体可以是作为教学环境设计的一个部分;也是教学活动中教学呈现的一种载体,他们不是独立地存在于教学之中,而是与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成为教学策略的主要因素。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就是实现课程与教育技术的整合,因此,媒体如何在情景创设、思想方法的展开和过程体验等方面发挥作用,也应该提前预设,精心准备。
  二、即时引领,催化课堂生成
  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们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而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即时引领,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生成是预设的精彩。许多教师通常把课堂预设理解为就是写好教案,规定好程序,准备好问题,疏通好道路;就是防止学生出现“拐弯抹角”,防止课堂出现“始料未及”。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这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我们的课堂亟需教师即时地引领,以有效地摧化课堂的生成,这就要教者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关注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体验。课堂预设的目的不是为了约束学生思维“出格”,不是防止课堂发生“意外”,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标新立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挑战与创新。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断跳跃,火花不断闪现,不时迸发出教师高超的育人智慧,整个课堂洋溢出鲜活的生命力,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
  三、捕捉亮点,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
  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要鼓励学生互动中的大胆超越和即兴创造。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只要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紧张的运转状态,他们的智能火花就会时时迸发,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对此要及时发现,巧妙运用,以寻求意外的教学成果。

生成性教学透视
宝应实验小学  张立华


  一、生成教学的资源应该是绿色的
  生成教学的资源通常是指学生进入预设之后,由于教与学双向互动而随机产生出来的反馈信息。但是这种信息明显带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它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那么正确的;它的生成价值可能是大的,也可能是很小的。因此,分辨、选择、扬弃这些信息的真伪、优劣,也就成了能否实施动态生成的关键。究竟怎样处置这些新的信息,这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我们认为,生成教学的资源只有是绿色的,我们才能加以利用。所谓绿色的生成资源,就是指生成资源是真正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生成教学的时机应该是成熟的
  是不是有了绿色资源,就立刻进行生成教学呢?不一定。生成教学的时机比较重要,把握不当,会对教学产生不良的后果。有两种现象,我们要坚决杜绝。一种现象是好的时机被轻易放弃,教学资源白白浪费,生成性教学被扼杀。第二种现象是时机不充分时,强行进行生成教学,导致生成教学质量较低,甚至危害正常的教学。总之,如果绿色生成资源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是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
  三、生成教学的方法应该是恰当的
  生成教学的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好坏。我们认为生成教学的方法应该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是指教学方法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精神,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符合课堂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生成教学遵循了科学性原则,那么生成教学就杜绝了随意性、盲目性,确保生成教学的有效性。艺术性是指教学方法有助于师生和谐发展,能积极推进生成教学,使得生成教学的有效性最大化。
  四、生成教学的效果应该是双赢的
  我们认为,生成教学一个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发展;而且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增长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机智。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当生成资源出现时,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原有的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静态的预案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为动态生成导航护航。

[Page]

 


 

【课堂传真】


生成,课堂因你而精彩
宝应实验小学  潘贻权


  一、捕捉错误——成亮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预料之中学生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则不够重视,甚至有些不悦,弃之不顾。其实,课堂中的一些“错误”,也是一种生成的资源,处理得当,有时也是课堂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卢沟桥烽火》的4、5两小节时,我设计的自学要求是:仔细阅读4、5两小节,画出表现敌我双方举动的词句,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交流时,有的同学说:“我从‘猝不及防’、‘人头滚落’、‘鬼哭狼嚎’、‘抱头鼠窜’这些词语中,体会到敌人的昏庸无能、贪生怕死。”显然,这两个词语与文本的价值取向不相符合,但我没有简单地否定、批评他,而是先问其他同学:“你赞成他的观点吗?”继而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说说自已的看法。后来,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深入探究,纷纷找出语句进行反驳。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既保护了那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错误”资源,把学习引向深入,显得水到渠成。
  二、妙用疑点——巧解疑
  学生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服务者,而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追求一种理想的境界,那就是不应当仅仅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去读书,而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积极地发现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学生读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文本进行同构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进行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与融合的过程。因此,我们在上课时务必要留出时间,给学生质疑的机会,以读促思,以疑促读,读思相结合。
  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第五小节时,引导学生以“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为线索,联系上下文说说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有哪些?同学们寻词引句,侃侃而谈。忽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有一个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阿炳一定要抒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呢?”这个问题出乎我的预料,我灵机一动,又把这个问题“踢”给学生: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谁来告诉他?学生随后的回答可谓是精彩纷呈。思绪在生成中飞扬,在交流碰撞中积淀。
  三、珍视独特——促思考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课堂上经常会有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或见解,而这些稍纵即逝的感触又是不可多得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允许并尊重、激励学生基于自己实际的发现,按照同学们感悟到的新思路,组织他们进行思考、讨论。
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而人的思想与行动必须跟着变化。只有在充分预设基础上生成才能真正启迪学生的心智,擦亮孩子思维的火花,收到“拨开云雾天更晴”的意外效果,课堂也因此显得更加美丽。

成功的“生成”得于周密的“预设”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  李茂林


  一、预设是生成的前提
  1、预设教材与实际的结合。七年级思想政治中,《新学校,新同学》是第一个框节,其主要内容是了解学生对新学校、新生活的感觉。在人的成长历程的所有际遇中,第一次是何等重要,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和看法、厌恶和喜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次的感受。我校校舍的主体工程刚刚完工,虽然已显出其壮丽的气势,但一些配套设施尚待完善,校容现状可能离学生心目中的期望有一定的距离。怎样才能上好这第一节课,怎样通过这第一节课来让学生产生、加深对新学校的热爱,作为教师必须考虑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引导。如何让学生对尚未完全竣工的校园产生美感,让学校真正进入学生心里呢,我在预设中采用了“借景”一法,即借集团宝应中学的校园风光来引导学生憧憬监利总校的美好前景,诱发其爱校之情。
  2、预设学生的“新”特点。进入初中对学生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新起点不仅指学生将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成长的新起点。因此,在预设中注重引导学生把升入初中,特别是能成为翔宇学子,看成是值得高兴和祝贺的事情,引导学生用乐观、积极、主动的态度“笑迎”新生活,使他们对新的学习阶段充满好奇和热情,编织新的梦想,憧憬新的未来,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3、预设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是对话关系,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参谋、伙伴,是学生学习教材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在预设中应考虑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重视学生的体验和自我探索,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问题的设置应遵循回归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活动策略,创设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景。本课是师生的第一次合作,彼此都很陌生,只有在教学中把握好班级的人际气氛,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消除陌生感,才能在生成过程中形成融洽的关系。
  4、预设生成的流程美。美的课堂生成不仅仅表现在呈现方式上,更重要的是流程的内在美。在预设中要考虑课堂的艺术性,力求语言优美,图文并茂,场面活泼,使生成过程人性化、生动化,具有亲和力,具有庄重、朴实、流畅、快乐之美,让学生“领略思维之美,享受文化财富,使自身变得更加高尚”。
  二、生成是预设的展现
  1、生成体现预设的思路。根据课前预设的思路,课堂上首先创设和谐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畅谈自已对新学校的感受和印象。学生由拘谨到放松,由放松到活跃,回答中虽然道出了新校园的美,道出了新奇与喜悦,但也流露出了对尚未完善的绿化美化等配套设施的疑惑与不满,我借机向学生阐明原因,并肯定翔宇“一百八十天创奇迹”校园建设的速度是当地前所未有的,学生便从实际的角度理解了留有遗憾的原因。而后我又设问:我们学校待设施完善后是么样的呢?并留下悬念,让学生观赏配有背景音乐的宝应校景图片展示,让学生在视听的享受中、在广阔空间里任意想象。
  2、生成超越预设的效果。学生在观赏图片的过程中发出阵阵惊叹,当看到夜景时齐声欢呼,图片放完了,学生余兴未消。此时我不失时机地告之:监利总校全面竣工后比画面上的更美。直观的感受加上对比的想象使教室内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没有教师的任何暗示;这掌声,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兴奋与喜悦;这掌声,流露出了骄傲与自豪——有幸成为一名翔宇学子的骄傲与自豪。如此,新学生与新学校的陌生感淡化了,亲情感加深了,距离感拉近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热爱之情油然而生。[Page]

【深度思考】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初探
宝应实验初中  陈万清


  与传统的“听讲与接受”不同,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实现了由注重结论而向获得知识、关注过程的转变,它摒弃传统的标准化答案,鼓励学生个人思考。阅读教学课堂渐渐由独裁走向民主,从独白走向对话;朗朗书声回归,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文本对话……新的语文阅读教学必然呈现为:接受目标预设与生成背离,走向以学生为阅读主体的多元理解阅读。
  1、重视阅读教学的“入侵”与“生成”,倡导阅读的“非指示性教学”。阅读教学目标不是教师明确的预计的,而是学生根据文本特点与自身的认知特点在课堂上即时确定的,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共同投入,一起与文本对话,产生关于文本世界的各种观点或想法,再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从中选择恰当的学习主题,作为大家共同的学习主题。而这个学习主题就是本节课阅读教学的初步目标。它与教参或教师所指示的有关学习目标可能大致吻合,也有可能截然不同!而且,这个目标也并不是一“标”定音,一点不变,它随着师生与阅读的文本之间对话的逐渐深入而不断发生变化,新的目标也可以不断生成。
  2、阅读教学要探究话语的内存构成模式、探究论证的思维过程、探究事相从“表现”到“表现性”的生成关系、探究主体的深层心迹。阅读教学目标必须保留预设的框架,同时又要保留生成的空间,教学目标应该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和学科内容的框架构建,而最终实现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而生成的。
  3、语文阅读教学中与文本的对话应遵循一个真诚的对话态度、尊重文本的叙述语境、一定的知识了解等原则,文本本身的存在、人的阅读需要、阅读者的特殊性、语文教学是一种具有确定目标与追求的活动,这些构成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元理解之界”的四个因素。多元解读之所谓“界”,应该是“元”的生成机制或方法,而不是“界”、“多元”的意义本身,设“界”的目的在于更好的促进对话,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对话能力。

课堂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淮安外国语学校  林以广


  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应该生机盎然,有趣生动,而不是死气沉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活跃的,主观地参与活动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这里所谓的“动”,应该是在预设的基础上生成的主动的行动、生动的活动、灵动的运动。
  1、让学生在主动的行动中培养热情
  让学生动起来的关键在于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具体的知识合理地处理成通过主体活动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不仅有渊博的学科知识,高尚的敬业精神,更要有高超的驾驭情感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本领。
  2、让学生在生动的活动中提高能力
  在活动中学习,应该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就拿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吧,听说读写的活动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应当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和最主要的活动。语文课上,要让学生就某个问题用较为简洁有力的话把自己的观点写下来。作文教学则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实践活动。课堂上组织各种类型的抢答竞赛,可以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设计一些“小表演”、“小演示”、“小话剧”之类的活动。
  3、让学生在灵动的运动中享受愉悦
  “灵动”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突出“学”,因为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这就要求在操作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要让学生具备运用知识的思想方法与能力,而不是记住多少死的知识,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操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应创设质疑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开启思维之门。


 

【一家之言】


做一个不要出名的教师
宝应中学 公子挥


  写下这个题目,绝不是表示自己的颓废,更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表明一种态度,更是我对时下的所谓的名师敬而远之。我决心做一个不要出名的教师,“不要出名”并不是不坚守教师的底线,相反,更要在“地底下”发挥一个教师的职责。
  1、做一个不要出名的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勤奋执著
学生的成长是向着同一个方向连续攀登、不断超越的过程,教师陪伴着学生必然也是一种长期的教学行为,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至少要教过一千五百名的学生,一朝成名的想法切记要不得。因此,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耐得住寂寞,勤奋执著,一个也不能少。
  2、做一个不要出名的教师要向学生学习,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
  时下,许多名家们对现行的高考模式大加挞伐,固然,现行的考试选拔人才的模式已存在这么多年,自然有诸多的不足。但在还没有一种新的方式之前,必须遵循现有的考试模式,把我们的学生平安的送进高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向学生学习,就能学会用“学生式”的思维来看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健康而平稳。
  3、做一个不要出名的教师要学会做人,坦然处事
  我始终认为做一个不要出名教师要“儒学为本,佛学为养,世学为用”,而道学是有点“毒”的,在现实的环境中多了一点道学的思想,会使得人们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在一个单位有时可能成为“刺头”的,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好的,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感激。这也许是我们的修养之道。
  4、做一个不要出名的教师更要学会与同行相处,团结协作
  时下,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考试模式更需要我们教师要与备课组老师、同班级老师甚至全校老师精诚团结,协作相处。众人拾柴火焰高,任何一位教师不可能利用自己一人的智慧或一门学科的成绩将学生送进大学。
  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智慧而完整的实体,都愿意为崇高的使命发挥精神力量,都愿意成为一个人人皆知的人,但在我们准备上路之前,首先是要厘清到底什么对我们最重要。做一个不要出名的教师不是说不让人记住你的名字,而是首先应该让你的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行佩服,领导放心,自我认同,而不是那种墙内开不出花,墙外香满天的那一种。

 

 


上一篇:你创设的情境有意义吗?(46期)
下一篇:学会倾听:让对话教学走向纵深处(50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