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课程·课研
(第五十四期)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育发生最大效益的地方;“课程”是教学的资源库,学校展现生活意义的舞台;“课研”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师步入成功人生的途径。“课堂、课程、课研”是翔宇教学改革深入的三个着力点,凭藉教师的智慧、机制的灵活、管理的革新,翔宇正将课堂教学改革推向一个新高地。
【论坛点将】
3月19日下午,翔宇教育集团宝应总校举办了一场以“课堂·课程·课研”为主题的教学论坛活动,宝应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张广银老师现场执教了一堂《白发的期盼》“原生态”语文课,随后主持人宝应中学副校长潘文新及来自宝应三校的嘉宾许全生、靖国飞、陈万清、顾毓宏、王甫忠、贾国勋、李吉银,点评课堂细节,畅谈听课体会,纵论教育理念。(参见本期报纸“传真”版新闻报道》。)
课堂的结构流程与材料整合
张广银(执教者,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我节选了《白发的期盼》中的三段文字和我的《母亲,你在那里还好吗》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作为本堂课学生学习的文本,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响资料库中找到了温秋阳女士访谈的声频文件,根据文本剪接了四个声段以配合教学流程的需要。“对语文教学而言,倾听更是突出言语,突出言语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提高的重要方法,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必需手段。”在此目的下,我以感受、感动、感悟三个步骤来预设课堂的结构流程,以听、说、悟为教学主线,辅以自身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学会感动和感恩,进而达成语文的人文性。本节课要想达成以下几个目的:(1)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开发、整合课程材料,最大可能地利用课程资源;(2)重视语文课程中长期忽视的听和说的能力;(3)让我们的学生会听,也敢去说;(4)让我们的非语文教师也能从真正意义上听懂我们的语文课;(5)让我们的学生心底里有一股真情在永远地流淌。
顾毓宏(宝应中学教科室主任):对父母的爱应该是人类情感中最基本的一种元素,古人讲“百善孝为先”,很难设想一个对亲生父母都不思报答的人将来还会关心他人,报效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继承传统美德,让它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让学生把对父母的孝心升华为对身边或素不相识的人、甚至对整个社会的一种“关爱”。常怀“仁爱”之心的人将来才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因为他会时常感受到亲人之间至纯至美的亲情,朋友之间的诚挚友谊,陌生人之间默默无言的相互关爱。所以,我们的教育决不能以单一的知识、技能或者所谓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来取代对学生人性和人文的教育,这是张广银老师这节课的选题与整合给我最大的启发和教育。
关于课程与授课关系的思辩
靖国飞(宝应中学数学教师):这节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情感目标——“学会感恩”非常鲜明。围绕这一情感目标,课堂至始至终充满着浓浓的情感:白发人的讲话充满对下辈的关爱和依恋,下辈的讲话充满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后悔和内疚,凄凉的背景音乐更渲染了这种情感氛围;特别是教者满怀对母亲深深思念写下的文章《母亲,你在那里还好吗》,再由他深情地朗读,听后真是催人泪下。这节课是教者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既是课程实践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教者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静态的纸质文本变为动态的多媒体,丰富了教学内容,特别是教者把自己的亲身经历也作为课程开发出来,营造了真实的语言现场。另一方面学生本身也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学生对某一个问题的不正确解答,正好为教学提供了一个纠错的案例;学生对某一个话题的不同理解,正好提供了一个讨论的机会。就我们数学学科而言,虽然数学知识是以形式化的符号表现出来的,但生活、生产实践是我们数学课程的源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将抽象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现代科学技术相联系,多开发些好的教学案例。
王甫忠(宝应中学化学教师):课程是教学的资源库。张广银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他以本节课为背景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了课程资源,实现了我们常说的“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实际上,课程开发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每一节课上,自己有时在做还不知道。比如化学中讲到催化剂时,我让学生注意催化剂又叫触媒,借用媒婆的作用来形象解释,你媒婆起的仅是牵线搭桥的作用,起初要全身心地参与,但成功后,要全身而退,一下子就能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催化剂了。课程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想像能力。在讲金属钠时,钠与水的反应很重要,实验现象很复杂,于是,要求学生写诗,比一比谁写得更好,不妨摘一首:钠浮熔小球,欢叫水中游;瞬间无踪影,留下一片红。开发课程资源,功夫在诗外,更显学科魅力。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化学同分异构体的教学绝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很好素材,开发好它对学生终身有益,在教学时不忘整理好这方面的材料。从诸葛亮、拿破仑的排兵布阵,到基因密码的破密,充分说明,结构的改变是量变到质变的又一种形式。这样必然会使化学知识像雨露禾苗那样融入学生的心田。课程开发还有利于增长学生解题智慧。在一节习题课上,学生思维受阻,我就跟他们讨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并讨论是不是能改进“曹冲称象”的方法,使学生明白“智慧典范”尚有更好的变通方法,更何况我们的解题,无疑增强了学生开发解题智慧的信心。教书不拘一格,育人各得其法,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正说的是课程资源开发吗!
贾国勋(宝应中学历史教师):在实现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无疑是重要的,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新课程的改革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舞台。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具有积极的课程开发意识。如何实施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我认为需要重新认识课程,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教师的生活经历和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体验、生活世界都可以当成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程下的课堂,不应该是在教教材,教材是死板的、凌乱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尤其是要用好学生本身这一资源,让学生进行历史的体验。如成余志老师在开设的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一课时,通过让学生扮演农奴主、农奴、沙皇、资产阶级等不同的角色来表达对农奴制的态度,学生很快进入历史时空,他们就像是生活在19世纪中期俄国那个特定的年代,每个人站在本阶级的立场上充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间进行了激烈地唇腔舌战,仿佛自己就成了那个时代阶级利益的代表。底下的学生也很快进入了状态,纷纷参与到这场争论中,这种体验使大家充分地感受到农奴制改革时俄国尖锐的阶级矛盾,也理解了改革的艰难,让学生深刻认识和把握农奴制改革内容的保守性和改革的不彻底性。通过这种体验,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鲜活,有益帮助学生知识的记忆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在这种体验中学生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活动能力,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当然,课程开发的手段和方式是多样的,课程开发也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原则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关键是教师要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李吉银(宝应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广银老师特别注重让学生倾听,让学生听文本的内容,作出判断,谈自己的感受。一方面,这固然是因为文本(文本就是一个广播节目稿),但另一方面,我觉得与广银老师的教学理念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我们的日常教学,更重视“读写”的教学,而忽视“听说”的训练,尤其是“听”的训练,几乎为零。其实,我们的教学,无庸置疑,课堂中不少的时间都是学生在倾听,会听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即使我们走上社会,更多的情况也不是给我们一个文本,让我们去看,而是要我们去听。比如别人请我们办件事,单位交给我们一个差事,是不是都要写下来?不是的,而是跟我们说一下就行了,这就要我们会听,听清楚,听正确——善于倾听,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能力,它需要反复的有意识的训练。听是一种走进文本的方式,是让文本主动走进我们的内心;读也是一种走进文本的方式,是我们主动走进文本,两种方式的走向是不一样的。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如果不能像今天的课堂一样,很好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不妨从我们自身——这个宝贵的课程资源入手,进行开发和利用。比如没有录音,那就教师自己来读,让学生倾听,这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也是对教师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课研是教学的生命线
许全生(宝应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集团教研部部长):课研是教学的生命线,好的课堂都是“教”和“研”的紧密结合。从实用性的角度看,“教”就是教学实践,具体到一堂课就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研”就是用先进的理论来认识教,指导教,总结教,创新教。从教师承担的职责方面看,教是目的,研是手段,研为教服务,以研促教。只有提高了教育质量,教师才能够有发展。教学活动中的教和研,它们存在的形式是不同的,教是显性的,大家能看到和听到;研是隐性的,是教者的思维活动。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教反映了研,是研的显现;研决定了教,有什么程度的研,就有什么深度的教。
先说说这堂课的显性的教。这堂课的教学步骤大体是这样的:(1)听录音——判断信息正误——归纳听话要求;(2)(听录音)感受——(听录音、读文本)感动——(归纳说话要求,写提纲)师生话感悟:(3)布置作业:自读《白发的期盼》并思考你想为父母做些什么。分析这一流程有如下特点:(1)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从外界而内化,由心灵而外化,符合一般行为规律;(3)教材选择精当。这堂课的教材包括文本和音像,而这些都是经过教者选择、加工,是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最能撞击学生心灵的。尤其是画面的安排,教者是有匠心的。一直是有音无像,因为侧重于听的训练,避免视觉干扰;在学生写提纲说感悟时,打出整堂课唯一的一幅图片——挣扎在饥寒中的无奈的父亲簇护着天真的孩子,启发学生的思考。(4)听说安排恰当。这堂课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重在听说。就听说安排而言,从听人手,以说作为教学效果的反馈,以说促听,用听促说,相得益彰。就说而言,重在学生说,也有教师说。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教师言传身教的主导作用。(5)情境渲染强烈。录音、文本的内容,叙述者的语调、动作(如抽泣),背景音乐,朗读者的语调、神情,发言者的哽咽使整个课堂由始至终笼罩在叹惋感伤的氛围之中。因此这堂课纲举目张,环环相扣,让人回味。
而在这显性教的背后,有着孜孜以求的研。它包括: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吃透课标;还有在某种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推敲、教学个性的张扬和境界的追求,从而获得自以为最优的目标、最精的内容、最宜的方法、最佳的途径、最巧的点拨、最大的效果、最高的境界,并且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呈现在学生、老师面前。上一堂好课确实不容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就启示我们:要上出成功的课,必须把教和研结合起来,功夫在课外。
陈万清(宝应实验初中副校长):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全面、完整的“人”的教育。“全人”教育的课堂特别应该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事实上,大部分课堂往往是把人之“才”放在了第一位,而很少考虑人“心”、人“情”、人“性”、人“道”、人“格”、人“品”、人“文”等等。就情感方面我以为在课堂上至少应该关注三个层面:首先,懂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认识、领会感情。广银老师本堂课教学所设计的“感受”、“感动”两大程序,其用意即在于此。生活中,不懂情感的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孩子们对父母的关爱认为理所当然,没有感恩心怀;《白发的期盼》中毛女士对妈妈的“有心无力”,陈先生“非常忙,懒得过去了”,魏先生不愿听老人的唠叨……人类社会进入机器时代,多媒体时代,我们更要警惕情感的缺失,警惕我们的学生成为“冷冰冰的人”。其次,有情感。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学生当成“人”,而不是专为考试而生存的机器。广银老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达,注重从“听”与“说”两个方面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高超的教学机智启迪学生思考问题。最后,有成熟而健全的感情(即含有理性成份的感情)。情感带有冲动性、暂时性的特点,语文教学的课堂不应该仅仅是“煽情”的课堂,在学生懂情感、有情感之后,课堂教学还有一个深度开发的工作。比如对于《白发的期盼》,在“情感”的层面还不能光光满足于培养儿女辈对父母的情感,拓展开去,我们要培养学生对于父母、祖父母辈的所有白发人的情感等等。总之,就情感的角度而言,唯有我们的课堂培养了学生真切、丰富而理性的情感,我们才能说是着眼于“全人”教育,才能培育出完整的人。
潘文新(宝应中学副校长):今天我们借助“感受、感动、感悟”一课,围绕着“课堂、课程、课研”这个话题深入探讨,我自己觉得受益匪浅。课堂,是教育发生最大效益的地方,是学校所有工作围绕的“圆点”,是团队核心竞争力的孵化器;好的课堂应该充满人文关怀、智慧光芒、成长气息。课程,启示我们从参与走向决策和开发,教师不仅要善于把周围生活开发成课程,更要努力把自己开发成课程。课研,是教学研究小巧的切口,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是教学科研的主战场,是教师从教书匠走向教育专家的必由之路。
【教有一得】
运用多种形式 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雨点》教学心得
宝应实验小学 茆永芳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语言积累、思维想象能力未达到一定的层次,他们说话时经常出现表述不清、语句不完整等现象,因此注重对他们听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为此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采用多种训练方法,使学生想听爱说,有强烈的听说欲望,以趣促学,寓教于乐。在《雨点》一文的教学中,我注重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一、故事导入,激发听说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听说兴趣,就能使听说训练成为自己的迫切要求。低年级的课文内容适合儿童心理且故事性强,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易于被形象生动的故事所吸引的特点,我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一些课文改编成童话故事,借助于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乐听、要说。
教学《雨点》时,课始我直接故事导入:“遥远的天空中,住着一位善良的云妈妈和一群雨点宝宝,它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生活,雨点宝宝最喜欢躺在妈妈的怀里睡觉了。……”富有艺术性、儿童化的教师语言,充满吸引力的情趣故事,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积累。
二、借助插图,调动听说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苏教版低年级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注重创设课文内容所展示的情境,富有儿童情趣。插图与课文的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使观察插图、理解内容、语言训练相得益彰。合理地利用插图进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地是它还能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课文的内容,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一把开门钥匙。
在《雨点》的教学中,我注意运用插图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学中,我出示了雨点落到大地上的四种形态图:水平如镜的池塘睡觉图,缓缓流淌的小溪散步图,水流很急的江河奔跑图,波浪汹涌的海洋跳跃图。配以美妙的音乐,学生欣赏着美妙的画面,将自己想象成小雨点正到处游玩,这时,师问:“小雨点呀,你还想到哪儿游玩,去干什么?”此时精美的图画和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到了神奇的小雨点的世界里,他们打开了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我想落在屋顶上,在屋顶上滑滑梯。”“我想落在玻璃窗上,在玻璃窗上唱歌” ……
三、变换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学生掌握语言这一工具必有一个从书本语言到学生自己的语言、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听说训练,使课本语言内化于心,久而久之即可呼之而出,随心所用,完成从书本语言到学生自己语言的转化。
为了使学生深刻地体会“雨点落到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形态”的原因,在教学中,我在学生闭眼齐背课文时,故意将诗歌中每句的后半句调换,贴成“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散步。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奔跑。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跳跃。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睡觉。”学生睁眼时,一下子就看出了改编后的痕迹。我诱导:“老师这样改,行不行?说说原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立刻被调动起来,思维的火花被燃起,纷纷各抒己见。
四、课外拓展,强化听说训练
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双翼,课外是课内学习的延伸和拓展,教师作为主导者还可以结合教学在课外适当开展一些活动,进一步强化听说训练。
如教学结束时,我引导说:“小朋友们,可爱的小雨点离开了妈妈的怀抱,来到了大地上,开始了它们的旅行,在漫漫的旅行中,肯定会遇到一些有趣的事,会遇到什么事呢?能不能象老师一样将它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呢?”要求学生回家后展开合理的想象自编故事,创造性地表现自我,并且讲给自己的亲人听,这样就将课内学习延伸到了课外,增加了亲人与孩子的语言、情感交流,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切实有效地强化了听说训练。
“说”——思维的梳子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赵宇宝
如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说”就是思维的梳子。学生边说边思考,说得越多,思考就会越深入。为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一、教师示范“说”
每接手一个新班或遇到一个新题型时,我总是认真做好示范“说”,讲解条理,用词准确,有时还边说边完整地板书,让学生有“说”的榜样。然后让部分学生模仿“说”,这时我总是耐心听学生说,适时给予提示,并及时肯定他们的优点,让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信心。
二、学生一齐“说”
过了“胆怯”关,就要大张旗鼓地让学生“说”。我总是舍得给学生“说”的时间,有时一节课只够“说”一道题,因为这是学生最难受的阶段——想说却不会说。这时我总会让积极分子先说,加以指点,再让他领着全班学生说,增强领说学生的自豪感。有时我放手让学生到黑板前讲题目,在学生讲完后引导学生评议进行完善,接着让同桌之间互相说,最后让学生汇报说,力求让每一个学生浸泡在“说”的氛围中。
三、小组探讨“说”
绝大部分学生能“说”了,会“说”了,我就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说”。我要求学生组内探讨时,只能有一个人在“说”,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而且“说”的音量控制在既要组内人听到,又要不影响别组人,追求探讨的效果。在每次作业评讲时,我经常采用小组和大组(即全班)探讨“说”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找“小老师”,我提醒学生请教时注意三点:一是要有所准备(问哪些问题);二是要请教到底(从第一题问到最后一题,遇到不会的就跳过去,然后再请教其他“小老师”);三是不要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