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
(第五十六期)
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提问”也是教师最熟悉、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也许正因为我们对提问法使用太多,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的发问常常出现问题:“浅”是提问设计的大忌,“碎”是提问设计的通病,“平”是提问设计的时弊。对此,有人总结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根子就在于繁琐的“满堂问”,看来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专家视点]
“何愁没处下金钩”
——优课的“提问”艺术
■ 周一贯
教师要通过提问来设置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认识矛盾。好的提问的形成,决不是信手拈来,而必然是教师纵横捭阖、殚精竭虑的智慧结晶。
一、 趣问:以提问引奇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鼓舞学生去获得认知和技能的一种力量,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动因。明代学者王阳明早就认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为此,提问设计的着眼点,也应当能使学生“趋向鼓舞,心中喜悦”,而能引奇激趣之问,就常有这种功效。否则,提问枯燥干巴,强迫学生应答,教师面若冰霜,儿童就会有如受审问一般的心态,又何来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感受。
二、 诱问:以提问相机诱导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与,而贵在相机诱导。诱导之法便是提问与指点。提问要有启发性,“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提问要达到这种诱导的功能,教师“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与此处提出问题,令学生思之”,积以时日,“学生经常听老师提问,受老师指点,亦即于不知不觉之中学会遇到任何书籍文篇,宜如何下手乃能通其义而得其要”。在这里,叶老所阐述的提问,便是旨在诱导的提问,即以问为导,以导代讲。
三、 巧问:以提问引发智慧
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对课文中不少貌若平常但十分贴切的语言,学生往往不易体会到它的精妙和优美。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巧地设计提问,用巧妙的提问来抓住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智慧。
四、 辨问:以提问比较辨析
教师以提问引导学生作比较辨析,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地深入分析,由此及彼地综合归纳,在比较中增强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能力。所谓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明了。“比较”,利用反差效应突出了不同事物的本质差异或相似,从而达到加深认识、全面认识的目的。
五、 曲问:以提问“曲径通幽”
完全循着课文的情节设计提问,从某种角度说,这是“直问”。如果教师提出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节外生枝”的问题,问在此而意在彼,这便是“曲问”了。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说得好:“所谓曲问,是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所谓直问就是一味正面硬攻,不会迂回包抄。曲问多见巧思,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直问则难免显得笨拙,往往造成启而不发的僵局。”
六、 总问:以提问导学促思
总问,就是总体性的提问,也就是提问的跨度要大。这里所谓跨度就是提问对教材的覆盖面。也就是回答总问,非阅读整段、几段乃至全篇课文不可,而不是老师问上句,学生答下句的琐碎的情节式的提问。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多设计总问,对于克服当前提问浅、碎、平、繁的时弊很有针对性,可以优化提问质量,达到提问“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学是启迪智慧的事业,教师的教学艺术也应当包含了提问设计的艺术,善问的艺术。只要我们注重吃透“两头”(教材、学生),又“何愁没处下金钩”,设计不出诱人的高效的提问呢!
(作者系浙江省特级教师)
课堂提问的六个维度
监利一中 李光烈
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被否定后,问答式、互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法便应运而生。然而,伴随着新的教法,一些问题也相继产生。比如问答式教法,课堂上,有的教师该问的在问,不该问的也在问;需要学生作答的在问,不需要学生作答的也在问;学生能回答的在问,不能回答的也在问;有价值的在问,没有价值的也在问。一堂课下来,学生不知所问,没有任何印象,根本毫无所得;有的课堂则冷冷清清,问题提得太抽象、太宽泛、过深过难,学生一头雾水,无所适从,只能保持缄默。
其实,课堂提问有可遵循的规律,有可把握的分寸和尺度,下面谈谈有关课堂提问的“三度”与“三性”。
一、难易度
提问的难易要适度。问题不能过于直露浅显。太简单的问题就如一碗清水,无滋无味,没有任何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学生只需回答“是”或“不是”,“好”或“不好”就行。这样,往往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味,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思维。问题过于艰深,学生无从作答,莫衷一是,就会使他们产生为难情绪、畏惧心理,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抑制学生的求知欲,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设计应以“跳起来能摘到桃子”为宜。头顶悬挂着一只诱人的桃子,想得到它,得动一番脑筋,想一些办法,需搭一个架子或往上跳一跳才能摘到。
二、深广度
“广度”指问题的设计要涵盖面大,涉及文章的重点、难点、精彩点,问题要丰富多彩。“深度”指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档次,要上层面,要有一种感性基础上的理性厚重,应该是思维的升华,思想的深刻。如果只有广度而无深度,问题虽呈扇面辐射,涉及较宽,但给人的感觉是肤浅、表面,不厚实、不深刻;只有深度而无广度,虽然某些问题挖得深,掘得透,上档次,有质量,但给人的感觉是不丰富、不全面。只有深广度有机结合,参差交汇,立体多维,才能使教学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深邃厚重的态势。
三、梯阶度
“梯阶度”指问题的设计要有坡度。要步步相因,环环相扣,层层相递,要遵循从易到难、自简至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一步一个台阶地把问题引向深入,使教学达至高境。“梯阶度”的问题设计,一如登山,路虽不像平地那样平坦、顺畅,但移步换景,且越往高处,风景越美,视野越开阔,所获越多。
四、针对性
所提问题,要切近学生的思维习惯、生活经历、情感体验;要紧紧扣住文章的重点、难点、精彩点设问。具有针对性的提问,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汇,是联想与联想的融合,是由冰冷的美丽引发火热思考的最佳契机,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让他们走进文本,身心入境的楔子。
五、趣味性
设问不应是生硬、呆板的,而应该鲜活、有趣。问题设计有趣味,学生就兴趣盎然,主动愉快地求知获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的被迫进行的学习,会遏制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极具趣味性的提问,大大激活了学生思维,学生发言一下子便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六、启发性
“启发性”指所设计的问题要抓住要害,切中肯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能让学生由这一问题而产生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课内到课外的广泛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富于启发性的设问,科学而机智地创设教学情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启发性提问,可以用一组问题将所学的内容进行前后迁移,纵横联系,形成整体把握的教学效果;可以用一串问题将课堂教学的一些环节、要素、板块连缀成线成片,形成系统;可以由一个问题引出对某个项目、专题的辐射式探究。启发性提问,能在问题纽带的碰撞中闪现学生思维的火花,能在思维自由驰骋中享受智慧的精彩。
(作者系翔宇教育集团监利一中特级教师)
[畅所欲言]
A、教师观点
提问的精神:牵一发而动全身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 熊向华
“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牵出这纤细“一发”,继而带动全身,非巧手而不至也。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牵一发”而让整个课堂灵动盎然,这就需要教者深入研读文本,走进作品,走入作家内心世界,完成与作家作品心灵沟通融合的过程。我在执教《社戏》一文时,就深刻地领会到这一过程给我课堂带来的生机与灵趣。
《社戏》是一篇小说,篇幅相对较长,怎么去教,煞是费人心思。我通过深入研读,终于从懵懂走向清晰,整个课堂的结构逐渐明朗。
首先,在同学们预习的前提下,让他们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学生基本上能抓住“看戏”这一主体事件。在此基础上,我逐步引入:“课文中哪些段落写的是看戏的内容?”这一问题弄清,课文的段落层次就明了,“看戏”成了情节发展的“分水岭”。
接着,我又抛出一个问题:“这戏好看吗?”同学们赶紧又将目光投向文本,各自寻找答案。手如雨后春笋,大家踊跃发言:戏不好看!有的从正面说,有的从侧面谈,大家各抒己见。但有一个同学却说“戏好看”,全班哗然,他举出课文中第二十段“在这一夜里,我以为这实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这一句,还有二十二段中的“回望”、“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这都说明那晚的戏对“我”还是有吸引力的。这位同学的发言使我眼前一亮:学生回答问题时常常犯武断的毛病,分析问题不够全面。见火候已到,我再问:“那晚的戏怎样?”“不尽好看!”这样的概述更加准确而贴近文本。
然后,我又抛出一个问题,这次我没直说,而是让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刚读完,学生就把我想提出的问题提出来了:“老师,既然戏不尽好看,文章结尾为什么又说‘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矛盾出现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我因势利导:“大家想想,是好在戏内,还是戏外?”经这一点拨,学生的思想像开闸的洪水,教室里读书声、讨论声,顿时大作。在探讨中学生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感知与理解。
一节课不知不觉过去了,学生仿佛还沉浸在课堂的氛围之中,直到我走出教室时,他们才反应过来,纷纷跑上来,问这问那。我又告诉他们这篇文章是节选的,在他的前面还有情节。学生一听兴致又来了,纷纷表示一定要找来看看。
一篇文章在讲授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是课堂组织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如何设置问题,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要从“语文素养”的角度,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人生经验联系起来,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与周围的生活联系起来;二是从“探究”的角度,从学生的知识和心理特点出发,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三是从“选择”的角度,顾及学生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立足“问导”,发展“导问”
——课改背景下问题教学发展方向浅探
宝应实验初中 殷玉龙
“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因其具有交流最为直接,信息交换频率较高,反馈及时,灵活方便,师生情感活动丰富等特点而倍受教师的青睐。也正因为如此,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被不断的丰富、充实、发展,使得“提问”具有了多种表现形式,并起到诸多功效。“问导”正是在这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所谓“问导”,就是教师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年龄特征、已有的知识结构特征等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一个个由浅到深、由粗到细、由分到总的问题,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一步步地解疑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的教学实践中,被各个学科结合自己的特点广泛的应用,有着自己独特的功效。与当前的“课改”也有一定的契合点。“洋思模式”、“尝试教学法”都是立足于这个基础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但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方式本身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仅仅停留在问题的本身,重在了教给学生一个个统一的答案,不能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系统方法。
2、一切都必须停留在教师预先设定的框框之中,不能超出这个框框的约束,学生只是忙于从书本中找出答案以应答教师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注重了共性的问题,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3、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了一个最根本、最重要的部分——发现问题的能力。
4、长期的同一种提问的方式易出现为提问题而提问题,问题的呈现过于浅显、直白,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发问是学习的开始,疑问是深入学习的起点,也是开拓自己灵感、智慧的起始、开端,是激发自己创造欲的钥匙。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不是停留在等老师问而后答的格局上,也就是要注意以“问导”为基础,发展“导问”。
所谓“导问”,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目标、内容自己去设疑,自己去提问,然后自我探索、追寻、求释。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能力,能有效地解决“问导”中所带来的系列问题。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问导”和“导问”并非完全对立的两种方式,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应该将“问导”与“导问”有机结合,以“问导”为基础,以“导问”为递进,做到“问导”中有“导问”,“导问”中有“问导”。应该看到并非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就无事可做,在这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由问题的设计者向引发思考的启思者转换,由整个学习过程的主宰者向学习的合作者转换。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基本教育。它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学生学会并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此就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由“问导”向“导问”的过渡,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改所倡导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造,培养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师“导学”与学生“悟学”相结合;这样才能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张扬个性。
B、学生观点
追寻课堂“提问”的艺术
监利一中05级8班 王琴
“提问”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它成为了教师最熟悉,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教学方法。似乎,“提问”成了教师将课堂教学进行到底的一个法宝。
当代社会的课堂上,尽管教师们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地讲着,但是台下的学生都是没精打采,目光呆滞地望着老师,一言不发。教师们繁琐的“满堂问”,让学生失去了灵性,失去了对课堂的热爱。乏味的提问体现出课堂上浪费时间,大搞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
“提问”的“失活”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将提问只停留在浅层次,迫于形势而提出的一系列平淡无味问题,这根本不能抓住学生的思维与心思。
教师若要阐述一个深刻且有意义的道理,让学生自觉地跟着老师的指引方向走,那就必须通过某些形象而有趣的故事,一些精彩的逻辑推理,步步向真理逼近,将真理的面纱层层揭开,创造出一种神秘而“惊险”的氛围。尽可能地让每一次的正确答案都能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地联系生活实际、发挥丰富的想像,欣然接受老师的挑战,在忍俊不禁中获得一次理性的思想升华。
追寻课堂“提问”的艺术,让“提问”变成课堂上严肃紧张时的一种调味剂,让“提问”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次心连心的交流,让我们一起追寻在问与答中由于思维的碰撞而产生的火花吧!
互动课堂,我们的追求
监利一中05级8班 宋从波
有人曾说过,判断一个人的才智,就看他所提出的问题有多么的精辟,而并不是简单地看他所给的某些问题的答案是多么准确,这表明了“提问”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现在,在课堂上,“提问”显得更重要,然而频繁的发问,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譬如提的问题很浅显,很琐碎,很平常,不上档次。因此,我要提倡一套全新的教学方式——互动课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以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积极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然而,教师的提问直接关联着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探讨性,激起学生思辩的兴趣,辩论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学生也可以主动向老师质疑,敢于发问,这才是民主、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共享共进的学习,相比于传统的机械式问与答的课堂教学,它更强烈地突出了学习的主体性、交互性、协调性和生成性,超越单纯意义上的信息传递,具有重新构建的意义。
总之,在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想象空间,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充分发挥“提问”的审美个性,从而使得学生与教师一起学习、互动,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C、网友观点
针对一节课,教师的问题应该是高屋建瓴,直逼教材本质所在。最好一个问题贯穿一节课,其它琐碎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对学生发言的评价来导引等方法加以化解?
——鸿雁长飞
把真正的对话教学引进课堂,让教师的提问成为引领孩子深入钻研文本的动力源,让教师的提问成为孩子思维闸门打开的推动器,让教师的提问成为孩子情感升华的催化剂。而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被动单向传递。
——沈建中
该问的一定要问,不该问的一定不问,可问可不问最好不问。杨振宁说:“人是由问号组成的,一个人如果一生一个像样的问题都没有提出……”所以,我觉得老师要提出的问题首先应该像模像样。何时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了,教师的提问水平才真正拥有艺术性。我在听课时最喜欢统计老师上课大大小小问了多少问题,学生一节课问了几个问题。多少课堂学生居然一个问题都没有问,学生一节课一个问题都不产生的课堂,精彩肯定大打折扣。我认为提高提问的质量,首先老师要少提问,要引领学生问起来。教师用陈述引发思考,比用疑问引发思考会更有味道。我们不得不正视六年毕业了,多少孩子一个像样的问题都没有提出。
——高子阳
问得要有价值?问在程序性知识方面。另外不要忌讳教师提问题,那种似乎只能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看法是偏颇的。现在课堂现状还是教师问得多甚至是过多,在这个语境下所以提出要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些教师怕与新理念相左,不敢问,甚至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或者散乱的情况都不敢大胆问,那就有因噎废食的嫌疑了。
——谢道权
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孩子问问题,并养成问问题的习惯,提出有质量的问题,非一日之功。但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孩子们就会在阅读中自我思考,我们做教师的就会清闲许多,去享受海阔任鱼跃的境界吧。
——张辉
确实,在日常的课堂上,每位教师总是不住地提问、引导、评价、过渡,对于学生的提问明显地关注不足。提问的高质量一方面要教师对教材深刻全面把握,更需要精心预设。学生的提问多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子阳兄说的极是,“关于提问的文章”似乎已铺天盖地,但如今怎么样?还是问不到筋骨,隔靴搔痒。我们教师应当反思自己的行为,评判自己课堂教学的出发点。
——临渊羡语
一向民主的课堂,才会引发孩子的疑问。孩子不会提问,可能是由于我们的教者已经习惯了让孩子来解答老师的疑问,孩子的角色已经定势了。
——山泉
从主动获取知识的角度,学生总是处在答的状态还是被动的。真正的自主学习,应该从学习主体的发问开始。事实上,我们教者的提问是明显带着个人对文本解读的主观色彩的,学生是在教师的思维模式下解答问题,这样的学习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因而本人十分赞同子阳老师的观点,真正的学习该从引导学生发问开始。
——多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