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的现代与传统
“后课改时代”我们有些彷徨,如何处理好课堂中的“现代元素”,如何善待课堂中的“传统基因”,诸如此类问题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继承传统】
《过去的教师》前言
□商友敬
年轻的老师们,你们太忙了。我看你们每天忙忙碌碌地备课、讲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以应付一次一次的考试测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真是太辛苦了。如果能抽点时间读些书的话,也是去背那些为考学历而不得不背的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那又是一重苦恼和负担。
你现在打开的这一本,不是习题集,不是教学参考书,也不是进修辅导书,这是一本“闲书”,是闲下来没有事的时候读一读的书,它可能会引起你的兴趣,甚至会引发你进一步的思考。这本书说的是半个世纪以前,你老师的老师(叫“太老师”)或是比他们更早的老师,他们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的,他们是怎样安身立命、治学、做人的。观察他们,如同用一架望远镜,看天上的一颗颗星星,明亮而透彻,看了以后,你也会想到:哦,将来我也许会同他们那样,在学生的眼里闪闪发光。
过去的教师比你们更辛苦,这是肯定的。他们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不如今天丰裕,他们的工资待遇也不如我们高,还要遇到战乱、灾荒、颠沛流离,而且上有老下有小,养一大家人,他们的日子同全中国老百姓的日子一样,都在受煎熬。
但是,从这一篇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活得很充实,很自得。为什么充实?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胸中的知识,是真理,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应该传承给下一代的,而不是可以变题目化为分数换取文凭的商品。为什么自得?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救国利民、造福下一代的伟大事业,他们是一个受所有人尊重的教师(或被尊称为“先生”)。
他们认识了这个世界,认清了这个中国,明白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向往着中国的未来,他们知道自己在中国社会和历史上的位置,当然也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于是他们就站在那里教书,挺直地站着,上对历史文化负责,下对莘莘学子负责——这就是过去的教师,我们的“太老师”们的形象。
当然,他们也有痛苦和烦恼,有家国之仇,有身世之恨,有人事的纠葛,有内心的冲突,但他们毫不回避这一切,很坦城地把心迹显示在学生面前。在他们身上,你会明白一个道理:教师的品格高低,就在于他对学生的态度。为什么要做教师,就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正如父母对待儿女一般。世界上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是口碑,教师的事迹是从他的学生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中国最伟大的教师孔子是个“述而不作”的人,他的学生把他的言行记在《论语》中,《论语》就是他的纪念碑,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我觉得,那些年年到曲阜孔庙去装模作样“祭孔”的大人先生们很可笑,他们去膜拜那个泥塑木雕,那个“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牌位,而不去亲近就活在《论语》中的孔子本人,孔子在天有灵,会嘲笑他们的。
更好笑的是:我们今日异常尊重2500年前的孔夫子,而对这100年来的“现代孔夫子”们,都有意无意地淡忘了。试想这100年来,如果没有蔡元培,哪有北大?没有北大,哪有陈独秀、胡适之领导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没有新文化运动,哪有今日的中国,包括今日中国的教育。缩小了说:没有湖南一师、浙江一师、南通师范、晓庄师范……哪有这近百年的小学教育?没有省立扬州中学、省立上海中学、天津南开中学、北京师大附中、南京中大附中……哪有20世纪中国这么多英才?再说,如果没有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中国不堪想象!由此说来,没有他们,没有这些名校名师,没有散布在全中国城市乡村无数的非名校非名师……当然也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和我们这些人。
我希望今日年轻的老师,在繁忙的教务之暇,在烦闷的人事之余,把这本书抽出来看上一篇两篇,就像在历史的大树下纳凉,有一点领悟,有一点警策,有一点会心,有一点激动,这就够了。当然,最好能如孔子所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常存一颗向往之心,人也就活得充实自在了。
【深度思考】
语文教学传统基因不可丢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卢晓平
一、要立足语文的本色,不能过分依赖现代媒介
随着教育技术走进语文课堂,一上课我们就会很习惯地打开课件。学生听着悦耳的歌声,欣赏着优美的画面怎能没兴趣,课堂“效果”自然不差。可如果没有这些媒体,我们的课堂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我们的学生仍然有着极高的热情,极浓的阅读渴望,那才是我们的成功之处。可事实上学生变呆了,课堂失去很多生机,这正说明了我们的学生过分依赖媒体。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发现,这潜伏着许多危机,学生的想象能力被扼杀,学生对阅读内容本身没有了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急速退步……这些不得不引发我们去思考,怎样立足语文的本色,找回本色课堂,唤醒学生对语言文字内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想像能力。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只要我们及时准确地把握课堂上学生的实际需求,多给予学生人文关怀,立足文本,以语言为抓手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进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这种激情是内在的长久的,不仅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能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追求真正意义上的诗意语文课堂。
二、不能只偏爱人文性,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工具性告诉我们“是什么”,人文性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前者是逻辑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两者经过矛盾运动,达到和谐统一,积淀在人的意识里,才可能造就“立体”的人。
在语文课堂上两者的统一具体表现为: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即字、词、句、篇的知识,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内涵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他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文本本身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也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只要我们勤于实践,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可以做到两者的“和谐融合”。
正确处理教学中的“现代元素”和“传统基因”
宝应实验小学 陆友松
在“传统”与“现代”的变革中,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建构课堂教学。
一、眼中有人——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享受知识芬芳
长时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以教为中心,学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而实质上,教学活动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应当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在最大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共同发展。
在对话情景中,学生们从传统的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并能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意义上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既不能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又应当保持必要的权威。既不能扼杀儿童不断提出“为什么”时的猜想冲动,又要当好对话教学的主持人,真正成为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谛听者与欣赏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们品尝到知识的芬芳。
二、手中有文——在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形成语文能力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当时刻明白我们所教学的学科任务,即“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体教学中,既要立足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让学生在大量的言语实践中发展能力;又要认真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让学生充分感受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合作探究,有效地实现了学生从外部活动向内部智力活动的转化,促进了语文能力的形成,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践本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积极的氛围中接受新的知识,成为课堂发展的主体。
三、心中有根——在传统现代的融合中提升语文素养
有人说,语文教学就像一棵树,它只有扎根于传统的土壤,同时吮吸现代的阳光雨露,才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我觉得这样的比方恰到好处。教学实践中,我们既要继承前辈们在识字教学、写字教学、写作教学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又要重视现代教学中所倡导的个性化、民主化、生活化,关注人文精神,加强言语实践。既要重视现代教学手段、方式(如视频、音乐、多媒体课件等)给教学带来的便捷,又要防止这类“教学辅助”的哗众取宠。
我们应当记住美国社会学家E·希尔斯说过的一段话:“传统不应仅仅被当作障碍或不可避免的状况,抛弃传统应该看成是新事物的一种代价,保留传统则应算作是新事物的一种收益……传统应该被看成具有价值生活的必要构成部分。”更应当坚信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既是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更是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言论广场】
课堂中的“新”与“旧”
监利总校高中部08级2班 戴剑 陈渡
日月更迭,斗转星移。时间飞快流逝,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回顾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从早期的草屋学堂到如今的信息数字化课堂,如此大的时空跨越,如此大的变化,令人为之一振,感叹不已。
古代的学堂,充满了儒家的气息。独尊儒术,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潮流与特征,学生的课本由先前的竹简演变为黄皮书,内容却过于单一,《诗》、《书》、《礼》、《易》等教材只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忽视了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与强身健体的必要。几乎所有课堂都要摇头晃脑地读,抓耳挠腮地背,这一“优良”传统延续了几千年,在成就了许多人的同时,也断送了不少人才的明天。
现如今的课堂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课本的知识更准确了,而且内容也变得异常丰富,涉及各个方面,不再只是从前的“语文”了。自从课改以来,课堂的形式更多的是学生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沟通,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开始步入正轨,变得正常化、亲密化,不再有一种硬邦邦的感觉,不再充满了严肃的气息。现代师生之间可以交朋友,好像亲人一般,学生有烦恼可以找老师倾诉,心中有想法也可以当堂向老师说出。然而这在古代是绝不允许的,老师是权威的象征,掌握着知识的权杖,是一个神圣的形象,他的威严是不容侵犯的。这种弊端不消除,学生就难以得到发展。而现代的课堂时常洋溢着欢乐,课堂效益自然显著。再者,古时候的教学工具十分简陋,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工具十分先进,仅多媒体就大大拓展了课堂的想象空间。
时代在进步,世界在发展,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摒弃“传统基因”和“现代元素”的糟粕,吸取其精华,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小小的课堂就会变得情趣盎然,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学生才能获得健康自由的发展。
语文教学呼唤原生态
宝应实验初中 马学彬
一位刚刚考入大学的学生给他正在高三的朋友写来了一封信。在详细介绍了数学、外语、历史等学科的学习方法后,谈到语文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语文呀,你可千万不要上语文老师的当,语文课上搞的那一套统统不顶用。看到这里,我受到了强烈震撼,我们辛辛苦苦是为谁做嫁衣裳啊?
我想到了自己读师范时上文选课的情景:因为受小时候自己喜欢吃甜食的习惯,牙齿经受不住蛀虫的侵蚀,疼得十分厉害。没想到,补牙还不是那么轻松。要先洗干净,再除垢,最后才能补。时间整整花了三个星期,因为周六、周日医院也没有上班,所以我都只能选择上课的时候去,由于自己的数学基础差,于是,我都选择文选课的时候出去补牙。更没有想到的事是,全班三次都考85分以上的就只有我一个人。当时就觉得很奇怪,自己没有认真听,怎么反而考得最好呢?看到书中这位同学的话,心中似乎也有同感。可能语文老师要死要活地教,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一点用都没有。
“教育其实很简单”。特级教师于永正也曾写过一篇文章《简简单单教语文》,语文的学习其实可以很简单。现在的语文标准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觉得,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一定是专靠老师教育才会有的,还可以是他们自己去广阔的语文天地里和社会生活中接受滋养和熏陶的。比如,学生在与朋友、长辈、同学交流时的点滴感悟;或者是学生自己通过互联网、电视媒体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滋养;抑或是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所积累的文学素养等等。老教育家叶圣陶就曾明确地指出:“生活即教育”。我想当然也包括语文的教育吧!
音乐尚且提倡原生态唱法,我们的教育为何还要舍本求末,弃简就繁呢?让孩子广泛地阅读,在他们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有着自己懵懂的感悟,在他们无忧无虑的童年中,有着自己对世事的评判和积淀。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也曾说“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好读书”,也就是广览博读,正是学好、用好语文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
我想,语文学习,就让孩子自己鼓帆,自己前行吧!
【透视课堂】
善待“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
宝应实验小学 丁银山
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些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这样的课堂只是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其实,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滥了,就会偏离教学目标,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要把握好多媒体运用的时机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了多媒体决不等于就是一堂优秀课。只有在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才能适时应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发展思维,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本课的重难点,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传统方法是用教具演示,把圆平均分成16份(或32份),然后把它拼插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但给学生的感觉是,它更像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我们可以运用电脑进行演示,把圆平均分成64份、128份、256份……,现在就更容易看出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边已经非常的直了。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极限思想。
再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有这样一个题目:把硬币抛起来再让它落下,观察硬币正反面朝上的次数。学生在做这个实验时,做的次数不够多,就可能无法得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这样一个结论。这时,我让电脑模拟演示硬币抛一千次、一万次,再观察正反面朝上的次数,就会感觉它们的结果非常接近了。
二、要淡化“教学表演”的功能
一节课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运用多媒体,而不考虑它的必要性,那么,多媒体就会沦为一个表演工具,大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用替换的策略解决》时,先用5分钟时间播放了《曹冲称象》这个动画片的片断,然后又用了2分钟才引出“替换”这个概念。这种导入并没有错,但用了7分钟时间才逐渐进入到“正题”,是不是有点太浪费时间了?其实对于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熟知了这个故事,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引出“替换”这个概念。把放动画片的5分钟节约下来,放在本课的重、难点上,那该有多好呀!
三、要与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多媒体并不能代替老师的主导作用。除有些重点和难点需要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外,有时讲授、老师板书、学生板演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效果也非常好。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就没有选用多媒体课件,而是通过实物,让学生在看、摸、量等亲身体验中去感知,这样就更容易把它与平面图形区别开来,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总之,只有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优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水平。
高效课堂:
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宝应实验初中 圣春平
高效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课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既是老师也是学生;高效课堂中的学生,则既是学生也是老师。他们的角色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转换,从“官教兵”到“兵教兵”,再到“兵教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传统课堂中,教师和教材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高效课堂中,知识源变得非常丰富,除教师和教材外,每一位同学也都成了其他同学的知识源。传统课堂中,教师依“教案”组织教学;高效课堂中,没有“教案”,只有“学案”,师生围绕“学案”共同探究问题。最好的“教案”就是“学案”。传统课堂中,教师抱着学生走,或者牵着学生走;高效课堂中,教师激发学生自己走,或者相互搀扶着一起走。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背桶人”,学生是“敞口杯”;高效课堂中,师生都是“挖井人”。传统课堂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一对多”;高效课堂中,信息传递方式多元,既有“一对多”,也有“多对一”,更有“一对一”、“多对多”。
高效课堂要求建立和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愉悦心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打开教与学良好局面的关键。爱是开启心灵之窗的钥匙。撒下一片爱心,可以消除学生紧张、拘束的心理,更能促使学生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老师和蔼可亲的微笑、善解人意的目光、耐心细致的启发诱导以及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每一点积极因素的鼓励,都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
高效课堂中的好教师,就是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讲适当的问题。具体而言:在内容上,目标定位精准;在时间上,机会把握精确;在位置上,结构安排精巧;在方法上,手段选择精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好教师的能耐体现在“抓住麻筋”,“捏得要害”,“恰到好处”。既有准度,又有速度、力度。好教师应能够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着重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着手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