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198期第五版

时间:2025-10-11 14:53 作者:编辑部 编审:向宇

责任编辑:宗林林

 

在青春的显微镜下,从霉菌的版图到苍蝇的复眼,从说不出口的爱到一根竹竿的浪漫,从困顿中的援手到对警察母亲沉默的骄傲,皆折射出生命本真的光华。

 

【同窗】

 

我想他不是个坏学生

淮安外国语23级14班  刘哲瑞

一阵尿意袭来,便奔向厕所,方便完后经过一间很吵的教室,我在门口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像喃喃低语,充满困惑的声音,在反复记着化学式。我瞄向教室里,出人意料,果然是他!

就这样,分班前我那堆零碎的记忆又抖落出来,关于他的那几页纸很残破。他永远是我们班的垫底,断崖式的落后。好像他是从强化班转来的,永远1200名的排名,还总是违纪。老师们总在明面上安慰鼓励他,但背地里提到他总是皱眉。对,坏学生无疑。

可是就这么巧,距离地生中考还有70天,我成了他的“师傅”。班级里制定一套“师徒互助”制度;学有余力、稳拿满分的学生去帮助那些落后的人,于是我成了最幸运的那个。两科一加没有其他人半科高,可能不仅提升不了,还会连累我自己。偏偏老师还让我们“考到96,争取满分”,怎么可能?

事实也的确如此,我叫他背书,他一会儿就发呆、走神、上厕所;上课我提醒他认真听课,依旧发呆,我行我素。无论是老师还是我如何要求,他也不为所动,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阻止他上进认真。

这天课间我又拉他过来,让他复习地理。他扶正眼镜,开始叽里呱啦地背。如果把头一剃,衣服一换,活脱脱一个小和尚念经!标志性的低声快语,听不清嚼字。我受不了了:“你这样敷衍不如不背,也记不到脑子里去,何必天天浪费我时间?”他书一扔,猛地站了起来:“你以为我不想全记住考满分吗?我连这些都看不懂,我能记住什么?”我俩四目相对,上课铃也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课堂上无言,我思考着他刚才的话。也许他也想上进,没“坏”得彻底。转头看他,他头还是一直机械地昂着,但仔细看,那眼神中似乎时不时会闪过几丝困惑。我扯下一张纸条:“你要不要我教你?” 手一滑,纸条送到了他桌上。他低头看看纸条又看看我:“什么意思?” “你不懂的我讲给你听。”

课间,我俩趴在一起,我用铅笔圈圈画画,一个抽象的光合作用实物演示图就有了,我笔尖在纸上划拉,他眼珠也滴溜溜地跟着转。用王老师的话说,“还挺像一回事”。“哦!我一直以为产物才是二氧化碳,现在懂了!”他很开心,我第一次看全了他的两排牙齿。对,他并不“坏”。此后便是我每天给他讲,再让他背。附近只有我时不时急不可耐的叫嚷声与“小和尚的念经声”,慢慢的,他也会主动留到初三放学和我一起背书。

他每天小测的成绩也缓慢上涨,从二三十分到七十五分、八十分,有时试卷稍微简单点,还能得满分。每天陪他讲题,我开始觉得他更上进了,甚至变得自信了。老师夸奖我们:“王同学确实不一样了,你怎么教的?”我们只是相视微笑。

6月17日,送考的大巴上,大家都很躁动,他说他很紧张,拿着资料翻看,表情严肃。答题卡分发时,我也在默默为他祈祷。考完试,我惊喜地见他满脸堆笑:“你都会啊?”“全背过啊!”我俩激动地拥抱了一下。我终于懂了何为“欣慰”,我想他不是个坏学生,即使分数没考好,他也不是。

我知道学生不是只有好坏,就像所有事不是非黑即白,就像我现在的老师,她从不放弃我们所有人,成绩差的孩子在她手底下也都自信有温暖的感觉。她的眼里应该就没有坏学生,大家都是上进的、美好的。至少为自己,为不辜负别人的信任而努力拼搏的人,一定不是坏学生。

看着教室里背书的他,与喧闹格格不入,虽然他还是很“差”,试卷上许多红叉,但我想他不是个坏学生。

          

【书信】

 

一根竹竿

淮安外国语23级17班  关皓月

敬爱的宗老师:

展信佳!

周六在校园里偶得一根竹竿,我和牛宇扬一起剔除了竹竿上的枝叶,看着它褪去杂乱后笔直、舒展的模样,我忽然想到了《功夫熊猫》中师傅用的武器,内心生出一种想将这“欢喜”妥帖安放的念头。可如何安置这对我意义非凡而对旁人只是寻常的竹竿成了难题。我第一个想到了您,带着有些疯狂和唐突的心情,向您提出暂寄竹竿于您办公室的想法。

您听到的时候有一瞬愣怔,似乎没想到我的语出惊人。在大人眼中,竹竿似乎毫无用处,我荒唐的行径也不合常理。您未用“实用”作标尺否定我,没有用“好学生”的行为准则让我向之看齐。您笑着告诉我“当然可以”,那一刻我感觉您以行动让我知道,这荒诞的喜爱、纯粹也值得被尊重,我想,《搬家》中枝儿的遗憾不会在我身上重现。

晚上放学回家,我从您办公室拿走了竹子,一路上举着它,似乎在进行着一种堂吉诃德式的冲锋。如今,它正静静倚靠在我书桌旁,竹身的纹路为我的房间添了几分淡淡的清雅,是宁静的欢喜,因您的理解更显珍贵。

这尊重让我倍感温暖,也让我对教育者的温度有了更深的体会。谢谢您,宗老师,您用包容守护了我的一份纯粹,这份触动会一直留在我心里。

祝:所愿皆成,万事胜意!

关皓月

2025年9月21日

 

无用之美

淮安外国语  宗林林

亲爱的皓月:

展信颜佳。犹记得读到你的信是9月21日,那天我因你听写的小小失误而用我的“熊掌”拍了一下你的后背。想来真是后悔呀,但愿我没有拍碎你的小小期待,你心里对我的信任。

你说找到的这根舒展、苍翠的竹子像《功夫熊猫》中师傅用的武器,我倒觉得,你举起它的那一刻,更像我深深喜欢的丐帮帮主黄蓉。

因为一根碧绿、笔直的竹竿而心生欢喜,并且愿意为这份“无用之美”找一个安放之处,这本身就是很珍贵的事。那天早晨,我去校门口取买给润和陈老师的三明治时,回来的路上在雨里看了会儿天鹅——湖里游来游去觅食嬉戏的天鹅,立在船头听雨的气定神闲的天鹅,双双立在苍翠的芦苇叶下避雨的天鹅……它们和我偶尔拍到的月亮、收集的云彩一样治愈我。

举着一根竹竿穿过人群的你,真是个浪漫又勇敢的女孩儿呀。你突破常规,不是在与风车作战,你是为心中所爱,温柔地杀出重围。

或许我们误解了“有用”。当一些草木不求美人折而开放,当一首诗不试图表达什么而存在,当一段时光被纯粹地“浪费”在看云上——正是在这种不服务于任何功利目的的状态里,一种更深刻的“有用”悄然显现。

人终究不是工具,而是意义的欣赏者与沉浸者。祝你永葆一颗苍翠的竹心,在片刻停歇中拥有小小的圆满。

宗老师

2025年9月22日

 

【心愿】

像她一样的人

淮安外国语23级11班  张蕴晫

我无法搬动岁月,因为岁月早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深深烙在她的脸上。

一阵风吹开迷茫的思绪,有些想念妈妈做的饭了。我们总是熬过了漫长的异地分别,心里积攒了好多话想倾诉,可真到了见面的时刻,千言万语却滞在喉中,相视无言。

从小到大,许多重要时刻,父母总是不在我的身边。一年级时的百日活动,全班只有我身边空无一人;上初中第一天入学,我和年迈的外公在校园里兜兜转转,绕了几圈;初中后的家长会,姑姑开的次数远超我的父母……总是烦闷,偶尔会哭。我想我的妈妈在某一次抽空接我时,可以像其他母亲一样长发披肩,妆容精致,而非穿着警裤,踏着警鞋,急急忙忙脱下警服随便套了一件外套,就慌乱地过来。

是的,我的妈妈是一名人民警察,我为我是她的女儿而骄傲,但更为此而失落。我讨厌家中长时间没人、早就落灰的厨房;我讨厌她永远打不通的电话和几分钟后发来的“在开会”;我讨厌告家长书落款上我故作潇洒写下的她的名字;我更讨厌有人问我怎么初三还住校时我自尊心作遂下干巴巴挤出的“想住”。

很久之前的事,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妈妈单位给每个人发了一只警察小熊,发玩偶的叔叔特意给了妈妈两只,说,怕你家老大老二打架。打架自然不会,我把小熊挂在了书包上,每走一步,可以感受到它晃动的幅度。听到它与书包布料间的摩擦。偶然,一次放学时与好朋友碰见,她嬉笑着指着那只小熊:“那是你妈给你的护身符吗?”我一愣,随即释然,笑着点点头。

现在,那只小熊静静凝望着我,我将它握在手心轻轻摩挲,它幼稚的脸,墩实的身体,却违和地穿上一身警服。在家中操持全部家务,还要在连云港和淮安往返照顾我和姐姐的一个细腻的人,却是在大多数时候,收起自己仅有的情绪,穿上警服成为人们口中的“人民警察”。我无法没有私心,可我也分明清楚,她在成为母亲之前,早就完成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警察。

她并不身强体健,也不英姿飒爽,典型的南方长相与瘦小的身躯在梦想的激励下经历笔试、体检、面试,样样领先,成为了一名警察。外婆极力反对,说不想让女儿吃苦,但犟不过她一意孤行。“罢了,”外婆叹了口气,“都是过去的事了。”

思绪停摆,脑海中却不自觉地浮现过去的事,在陪我出门旅行的时候,她一通接一通打不完的电话;她前一天说来看我,后一天却只能说“有事”无奈搪塞时我还没流出的泪;我想她回家吃饭,她却匀不开时间,问我能不能给我点外卖时的小心翼翼……我会理解,我只能理解,但相比与之前理不清的怨念,现在,我多了些骄傲,为我,更为她骄傲。

我提笔写下这些文字时,或许她也在某个远方继续践行她“为人民服务”的承诺。一身警服,是几十年的日常,是天下为公的责任,是脱不掉的忙碌。她毅然捧起的警帽,是早就生出的舍小家为大家的决心。

但将她困住的,不止那身警服,还有厨房里那条只有我回家才会被翻出的围裙。她的双手能托起沉重的枪,也能举起锅铲,沾染柴米油盐的市井烟火。当她为我端上热腾腾的饭菜时,看她手背的龟裂与眼角不知何时生出的皱纹,我多想为她戴上她托起警帽时的白手套,抹平她脸上岁月的画作,让她回到不是母亲的时候。

亲爱的夏警官,当有人再次提及我的妈妈时,我会说:

我的妈妈,是一名警察。

我想成为像她一样的人!

5-2.jpg

 

说不出口

温州翔宇初中24级12班  谢妙彤

我知道我有很多缺点,而现在让我留下最大遗憾的,便是——重要的话我说不出口。

对父母,我有话说不出口。

在母亲节和父亲节的时候,学校总是会布置些小任务:说一句“妈妈/爸爸,我爱你”或是“您辛苦了”,这简单的几个字,我却总是说不出口。也许是尴尬,抑或是肉麻,像是有什么东西卡在我的喉咙里,阻止我表达这份真心的爱意,让我只好在脑海里演绎这番场景。想象着爸爸妈妈给我的热烈回应,比如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轻柔的吻。

在平常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会不停地给我夹菜,把我喜欢吃的留着,其实我早就想说一句“你们吃吧”,可我从来没有说出口,而是将其转化为“我不吃了”。这好像是自己造了一场海浪,把写在沙滩上的“我长大了”给冲刷淹没了。这样的话还有很多,但我就是说不出口。

对老师,我有话说不出口。

老师总是对我们说:“不会的问题赶紧问老师或者同学。”而我总是只会选择后者,也许是不敢,抑或是觉得没必要。同学就够了我总觉得老师和我之间隔着一层厚厚的屏障,不管是严厉的,还是友善的。

上课时的小问题,我也会让同学帮我问。每每看到同学们在课间和老师谈闲说笑,就会觉得他们很“勇敢”,应该是我太怯懦了。这样的话还有很多,但我就是说不出口。

对自己,我也有话说不出口。

有时,我不愿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时和朋友间的小打小闹,也许我已经知道是我错了,但我就是说不出“对不起”三字,也许是自己太犟了,抑或是自尊心过不去这道坎儿。这让我和朋友间的关系在这段时间里变得僵硬。

有时,我又不愿承认自己的优秀,也许就是大家口中的“装”吧。是考试后对自己的不自信,是对自己成绩的否定,还是那对未来的迷茫,也许我可以对自己说一句“你很棒”或是“你可以的”但我还是说不出口。

我说不出口的话还有很多,不管对谁。我将这些话埋藏在心里,让它们慢慢沉淀下来,慢慢转化为下一次说出这些话的勇气,超越以前的自己。

 

【微观】

霉菌哲学

温州翔宇初中24级13班  张朝策

“四月霉,五月烂”,这句俗语在南方潮湿的校园里得到了最生动的印证。春天的气息本该是清新的,带着花香和泥土的芬芳,可在这里,它更像是一场霉菌的狂欢。

霉菌的初现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我因感冒而昏昏沉沉地走进教室,准备泡一杯感冒灵暖暖身子。可当我拧开杯盖时,眼前的景象让我愣住了——杯壁上爬满了星星点点的绿色霉菌,它们或深或浅,像一幅被雨水晕染的水彩画。细看之下,每一处霉斑的边缘都微微翘起,仿佛在向我示威。我无奈地叹了口气:“生命真是顽强,都顽强到我的杯子里了。”

这杯子我明明每次都会冲洗,可残留的水珠和药粉里的糖分,再加上潮湿的空气,竟成了霉菌滋生的完美温床。同桌凑过来看了一眼,忍不住笑道:“你这杯子是在搞‘抗霉援朝’吗?”周围的同学也跟着哄笑起来,而我只能苦笑着倒掉杯子里的“微型生态园”。

霉菌的扩张

霉菌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没过几天,我发现寝室里的一切似乎都成了它们的领地。

一瓶没喝完的酸奶,明明拧紧了盖子,第二天再打开时,瓶口却长出了一层细密的白色绒毛,仿佛在向我宣告:“这里已经是我们的地盘了。”更可怕的是寝室的墙壁——靠近垃圾桶的那一侧,霉菌像野草一样疯狂蔓延,灰绿色的斑块连成一片,远远看去,竟像是一幅抽象派的壁画。

就连电话机也没能逃过它们的“入侵”。按键边缘爬满了一圈圈黑色的霉斑,像是某种神秘的符文。室友打趣道:“它们该不会是想打电话给霉菌总部吧?”

霉菌的终极挑衅

然而,霉菌最嚣张的一次“进攻”,发生在一个闷热的午后。午休醒来时,我迷迷糊糊地发现蚊帐上多了许多褐色的小斑点。起初我还以为是灰尘,可凑近一看,瞬间睡意全无——又是霉菌!它们像微型蘑菇一样附着在蚊帐的纤维上,甚至有些已经连成了片。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我咬牙切齿地跳下床,抓起刷子拼命刷洗,可那些顽固的霉斑就像生了根一样,怎么都清理不干净。最终,我筋疲力尽地瘫在床上,望着蚊帐上残存的痕迹,无奈地想:“或许这就是靠墙、下铺、临近垃圾桶的四号床的宿命吧。”

霉菌的哲学

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久了,我竟对霉菌生出一种复杂的情绪。它们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却又顽强得令人惊叹。那些歌颂悬崖小草的励志文章,在霉菌面前反而显得矫情——毕竟,小草只需要一点阳光和雨水就能生长,而霉菌呢?它们能在黑暗潮湿的角落里扎根,能在废弃的酸奶瓶里繁衍,甚至能在蚊帐上“开花结果”。

春天本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可在这里,它更像是霉菌的盛世。它们用最卑微的方式宣告着自己的存在,提醒着我们:生命的形式可以如此多样,而适应力,才是真正的生存法则。

又见春天,又见霉菌。它们或许让人烦恼,却也让我学会了另一种看待生命的方式——不是所有的顽强都值得赞美,但所有的存在,都值得被看见。

 

苍蝇之“赢”

温州翔宇初中24级14班  林瑜浩

昆虫,这个地球上数量最为庞大的生物家族,形态万千,奇妙无比。尽管它们各具特色,但大多数都拥有一对引以为傲的复眼,就连那常被视为四害之一的苍蝇也不例外。

在人们眼中,苍蝇常常被视为害虫的代表,它们总是肆无忌惮地飞到食物上,用那看似肮脏的前足搓揉几下,仿佛是在迫不及待地准备享用美食前的“洗手”仪式。搓完手后,它们便迅速用口器吸食,然后匆匆飞走,留下一片狼藉。然而,你可曾想过,苍蝇为何会有这样的行为呢?

其实,苍蝇并非我们刻板印象中的那般不堪。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们搓手的行为充满了仪式感,就像一位讲究卫生的绅士,在用餐前拂去手中的尘埃,以便更好地感知食物的味道和质地。这与我们饭前洗手的习惯何其相似。

然而,我们常常被苍蝇的负面标签所束缚,忽略了这一细微举动背后所隐藏的真相。事实上,苍蝇在昆虫界中完全有资格被称为一位爱干净的“绅士”,它们在这方面的坚持与优雅,应当“赢”得我们重新审视的目光。

除了爱干净这一特质之外,苍蝇还拥有一对令人称奇的复眼。这使得它们能够观察到360度无死角的广阔视野。在生活中,苍蝇凭借着这一优势几乎成了无法被轻易捕捉的“逃脱大师”。当你怒气冲冲地举起拖鞋,试图给它们一个教训时,它们总能迅速察觉到危险的气息,并立即振翅高飞,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让你只能无奈地望“蝇”兴叹。

更令人惊叹的是,在苍蝇的眼中,人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被极大地放慢,就像是一部慢慢播放的电影,这使得它们能够轻松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攻击。正是基于苍蝇这种独特的视觉能力,人们才发明了蝇眼雷达等高科技产品,让苍蝇在昆虫界再次“赢”得了我们的赞叹与敬佩。

所以,当我们再次审视苍蝇——这个常常被误解的小生命时,不禁会为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和本真之美所惊叹。它们爱干净的习惯、敏锐的复眼以及灵活的躲避能力,都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独特礼物,也是它们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武器。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人类社会时,也不难发现,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独特的本真之美。它可能隐藏在某个平凡人的微笑中,也可能闪耀在某个伟人的壮举里。但无论形式如何,这种美都是真实、纯粹且令人动容的。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被各种表象所迷惑,却忽略了身边的本真之美。

而苍蝇之“赢”,不仅在告诉我们这个微小生命所蕴含的智慧和领先,更启示我们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发现、去珍惜每一个生命的本真之美!

 

【滴水】

我此刻真想跑到湖上的小亭子中,看路灯倒映在湖面被微风吹散成碎金的模样。兴许还能看到未眠的天鹅呢。那群天鹅总是起得很早,在清晨的桥洞下伸着脖子闲游。

——淮安外国语23级17班  葛雨荷

 

拍完照后,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话:要以认真、用心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你的付出,不经意间一定会有回报的。这次看似意外的惊喜,不正是源于那一次周记时的坚持与认真吗?

——温州翔宇初中24级8班  顾思涵

 

 

 

 

 

 

 

 


上一篇:文学\198期第四版
下一篇:文学\198期第六版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