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199期第五版

时间:2025-11-03 14:53 作者:编辑部 编审:向宇

责任编辑:宗林林


乡野骑行

成长是一场追光之旅。这光,藏在《三体》的宏大宇宙里,也藏在母亲深夜的泪光中;藏在为同窗“逐马君”的义举里,也藏在篝火与爆米花的烟火中。他们用文字叩问:何为公正?何为感恩?何为生命的趣味与归宿? 

 

【书缘】

我的阅读史

温州翔宇初中24级10班  周垣耳

记得刚上小学时,我对新学校抱有极大的不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在晚自习安排了一个半小时时间,强制学生阅读!我在儿时可是极调皮好动的,安静坐一会儿对我都是艰难。可若只得坐上一个半小时,发呆岂不比看书更无聊?无奈,我只得妥协,去一旁书架中找书看。

被我“相中”的第一本书,我记得很清楚,是《绿野仙踪》(彩绘注音版),封面是主人公、稻草人和铁皮人一起漫步在田间的图绘。在好奇心驱使下,我翻开了这本书。本想着看十分钟书就拿出纸画画的我,却突然被第一章图片吸引——远方突现龙卷风,正向主人公的家袭来!我一下紧张起来,脑中想象着龙卷风缓缓接近的画面——爸爸曾跟我说过,龙卷风是十分吓人的,能把树都吹上天去!就这样,我一张张图片翻过去看,漫长的一个半小时竟不知不觉过去了!

就这样,我喜欢上了读童话书,以致在两个学期中,将教室里高高书柜上所有的童话书都读完了,便第一次在家铺满一整面墙的书柜中翻书看,直到三年级的一天,我在书柜中翻出了《西游记》。看着封面上一只金甲银盔,挥着铁棍的猴子与一群怪物大战,我几乎立刻认定这是一本有趣的童话书(至少有很多插图)。可翻开一看却和所想不同,它的图绘并不多,却每张都引人入胜,随着好奇心被勾起,我第一次仔细阅读起上面的文字,尽管十分吃力,一本经大量删减薄薄的《西游记》,我竟用了半个学期才读完。但读完后,我感到仿佛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我立刻去找出了同款《三国演义》,从此我爱上了读小说,并欲发痴迷起来,乃至鼓起勇气,读起了《哈利波特》——是我读的第一本全文字书,并坚持一直读到了第五本。

到了四年级,一件看似和读书无关,却间接决定了我今后三年的读书方向的事发生了——我加入了科技社团。社团中高年级学长们课下总在讨论《三体》这本书,加上我也对它所闻已久,于是,在一个盛夏的晚间,在书柜上取出《三体1》的我迫不及待翻开了书页,翻开了我阅读史的下一个篇章。

我确信,我喜欢上科幻,是因为遇见了刘慈欣——这个具有超宏大想象,超长线,超微观与超宏观叙事,藐视世俗、人性的作家,那正是一个趋于成熟,从稚嫩幼儿变为小大人的特殊时期,一个心潮澎湃的年纪,在这时,遇到了这位同样“狂野”的作家,真是幸运。不出所料,我在一瞬间完全掉入其中,根本无法自拔,如饥似渴地阅读。厚厚600页书,我五天便将其读完了。放下书,我感到:自己发现了一片全新的广阔空间。那段时间,我开始搜罗一切科幻乃至科普书籍,如几天没吃饭的饿虎发现猎物般,不知疲倦,以至于后来,科幻界有名的著作,我全部反复读了几篇,几乎没有可读的好书了。可是,正在这时,我转学了,从嘉兴来到了温州。没有每晚读一个半小时书的时间与阅读氛围,学业也渐渐欲发繁重起来。我的阅读习惯与兴趣,渐渐淡忘了。

如今,准初二的我突然重新回忆起这一整段阅读经历,中午睡午觉时偷看《一千零一夜》被宿管抓住;半夜和同学一起集体通宵看《皮皮鲁传》,心惊胆战怕被发现,哈欠连天,却仍旧起床小声讨论;出去旅游带着《三体2》,结果不小心落在酒店,是何等懊悔,后来酒店将书寄回,又何等欣喜……我与书有着万万千千的故事,只是上初中后,被一些琐事隔绝天河两岸,但藕断丝连。如今,正值暑假,有着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或许,是时候,重启这段过去的热爱了。

5 (1)主图.jpg

【家书】

愿你平安喜乐

淮安外国语23级17班  朱心茹

亲爱的妈妈:

昨晚,我读了《翔宇教育报》上张蕴晫写他母亲的文章,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感恩之情,想写下这封信,说说那些平时说不出口的话。

文中的母亲是一名警察,因为工作忙碌而错过了孩子的成长。而您,却为了我和弟弟妹妹,放弃了自己的梦想。闲聊时,您总爱提起初中时的成绩——语文一百三十多,英语一百四十多,政史也接近满分。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您没能继续读高中,而是去了苏州打工。您手机里那个珍藏的相册,记录着您和朋友们游玩的时光。我知道,您怀念的不仅是那段自由的日子,更是那个没有被我们占据全部生活的自己。

我的身体一直不好,感冒、鼻炎、荨麻疹轮番来袭。您为了我,跑遍了北京、南京的医院,甚至还去看了中医。您学了不少医学知识,上次我生病时,您打趣说:“我都快成医生了。”可我知道,这句话背后,是您无数次奔波于医院的身影。

记得有一次,您和奶奶因为弟弟的事吵架,您说起自己的辛苦,说起养育我们三个孩子耗费的青春。说着说着,眼泪从您脸上滑落。那一刻,我真想紧紧抱住您,却不知如何表达。我常常把好的一面留给别人,却把坏情绪留给您。心情不好时,您逗我开心,我却用沉默回应,甚至对您“冷暴力”。可您从不计较,依旧温柔地讲述您的快乐。

您经营着小百货店,从不贪小便宜,对顾客总是态度温和。您大方热情,见到熟人就抹去零头,遇到老人就耐心帮他们挑选、装袋、算账。有一次,两个小孩来店里偷卡片,您发现后没有责骂,而是把他们叫回来,讲了许多道理,然后让他们离开。我问您为什么不计较,您只是笑笑说:“她们还小,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如果这件事能让她们长记性,也值了。”

您总用自己的经历劝诫我们,希望我们少走弯路。可我却常常不耐烦,左耳进右耳出。现在想想,您的每一句话背后,都藏着您走过的辛酸。上次,您因为妹妹上学的事认识了一位阿姨,她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特意给您带特产。您拿着礼物,开心地对我说:“难道我有朋友了吗?”我愣了一下,眼眶湿润。妈妈,您本该拥有丰富多彩的社交圈,却把全部时间都给了我们。我劝您多交朋友,您却说:“朋友不在多,在于精。有两三个真心相待的,就值得快乐。”

您的记忆时好时坏。我随口说的一句话,您总能记住;可自己的事,却常常忘记。上次月考,我数学考得一塌糊涂,内心惶恐。您没有责备,只是严肃地指出我的不足,教我改正。中午打电话才知道您住院了,可时间紧迫,我没能多问。现在想来,心里满是后悔。

妈妈,祝愿您平安喜乐,所愿皆成真。这是我心底最深的愿望。

女儿:心茹

2025年10月

【校园】

晫逐马君

淮安外国语23级11班  黄熠瑞

楚州有奇士张蕴晫,身形清瘦而风骨凛然。眉目间自有英气,行事常存热肠,兼有吴用之智、李逵之勇,刚柔并济,人皆称奇。

时值初春,同窗葛君诉其座为马君所据。蕴晫闻之,正色曰:“位有定主,岂可强占?”旁人劝曰:“马君与李府有旧,恐生事端。”晫笑答:“理之所在,何惧权谊?纵有风波,吾自当之。”

翌日课间,但见蕴晫径至马君前,振袖指座,声清如磬:“此葛君之位,君何久据?”马君赧然欲辩,晫目如寒星,身若青松。周遭同窗屏息之际,马君已讪讪而起,整衣避席。满堂寂然片刻,忽爆喝彩,皆叹:“真杨过再世!”

自此,蕴晫名愈显。其为人也,见不平则鸣,遇弱困则助。虽年少而气节已成,纵微事亦持守不移。每有纷争,但得晫至,无不冰释。

今幸得其为组长,吾等皆欣然。信其必能扬正气、聚人心,使我组如春园之苗,日见其长。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有晫为范,何愁学风不盛?

此真少年英杰,同窗一载,实乃吾辈之幸也。

 

出师表

淮安外国语23级14班  蒋子睿

臣诚惶诚恐,谨以拙笔再陈组事。今组局初立,风云暗涌,外有强组环伺如虎狼窥伺,内有学风未振似浅滩行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组中诸君犹未觉霜雪将至,臣窃深忧之。

忆昔曹哥分组之时,殷殷嘱托犹在耳畔。今期中大考迫在眉睫,我组虽人众而心散,虽位同而志异。或有同窗焚膏继晷,星夜兼程;或有伙伴嬉笑度日,视学业如儿戏。臣每观此景,未尝不中夜叹息,恐负师长所托,愧对同窗之谊。

组长品性端良,学行兼优,昔蒙主任擢拔于众辈之中,委以统率之任。岂可因一时困顿而生退意?愚以为,当此之际,正宜整肃纲常,明定赏罚。凡勤勉向学者,当录其名以彰其德;凡懈怠自弃者,宜规其行以正其心。如此则正气可树,学风可振。

至若组中顽劣之辈,表面恭顺而心不在焉,言必称自立而实存依赖。此非独学业之害,实为心性之疾。愿组长以春风化雨之诚,晓以利害;以雷霆万钧之势,立定规矩。昔孔子诲人,必因材施教;今日治组,亦当恩威并施。

臣本愚钝,承蒙不弃,敢不竭诚以报?愿与组长同心戮力,共商振兴之策。若遇顽石难化,当请曹哥斡旋其间;若见微光初现,宜聚众力以成燎原。如此坚持不怠,则学业可兴,前程可期。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惟愿诸君共勉,勿使青春虚度,莫令韶华空负。则他日回首,今日奋斗之迹,皆成岁月鎏金。

 

五班趣闻

温州翔宇初中24级5班  伍渊涵

要说我们七五班的趣事,那可是双手双脚都数不过来。随便拎出一件,都让人叹为观止。今天,我就“随手”挑几件来说道说道。

若问七五班最敏感的是什么,不是学习,而是——热梗!就拿当时最火的“奶龙舞”来说,开心时跳一段,难过时跳一段,动不动就跳一段!这个热梗让班级氛围活跃非常。可惜期末考试后,这个热梗逐渐“衰落”,淡出了同学们的视野。

如果说“奶龙舞”是五班历史的一段辉煌,那么接下来这些几乎可以称得上“永垂不朽”了。

在班级里,每个同学都有外号,一呼百应——当然,这只在班内有效。举个例:赫赫有名的英语课代表吴翊钧,上完科学课“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这一课后,彻底“陨落”了。先是被叫“细菌”,后来我灵光一闪,在纸上写下“无益菌”,但转念一想,“无益”是不是在骂人?于是改成“五益菌”,又觉得“五益”好像说人家只有五种好处,还是在贬低。最终只好随大流,叫他“细菌”。

如果说这个外号是同学取的,那下一个可是老师给的。学到明朝历史时,历史老师再也不叫吴翊钧的大名,改称“神宗”。原因无他,明神宗本名朱翊钧,后两个字和我们的英语课代表一模一样。他不叫“神宗”,谁配?

前两个趣闻都与学习无关,最后一个必须关乎学习了。虽然我们班的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地理、法治都不突出,但语文可是我们的骄傲——就因为班里章炎硕同学能多次考进年级前三,让我们走出去都能挺直腰板。

年级趣闻千千万,五班至少占一半。我们班的趣事太多了,这三个恐怕“凳子还没捂热”,就会被新的趣闻淹没。好了,不多说了,我得去收集新趣闻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乡野】

乡野骑行

温州翔宇初中24级8班  叶晨煊

山峦笼着缥缈的雾霭,乳白的纱幔自谷底漫卷而上,掠过苍青色的山脊,最终缠绕在我沾着露水的鞋尖。忽而天幕裂开一道金箔似的缝隙,千万缕光箭穿透云帷,将雾霭灼成纷扬的银絮,让这片养育我的田野在记忆中渐渐显出形状。而眼下,我正站在这片田野之上。

篝火

晨雾裹挟着寒气扑面而来。我骑着一辆年长于我的自行车,晃晃悠悠,游走于田野的细缝之上。双颊是冷的,呼出的气是热的;寒气是死的,可冬天的田野仍是活的。沿着小路飞下斜坡,一拐弯,一辆掉漆的、沾满土块的墨绿色三轮车,慢悠悠挡住了我的去路。蹬车的老爷爷戴顶乌毡帽,穿件斑点棉袄,一下一下有节奏地踩着。我也顺势放慢了速度,像蜗牛一样在三轮车不远处挪动。不一会儿,嘎吱声在田野间的一座瓦房前止住了。

瓦房前的空地不大,相较于率性随意的田野,这块空地倒是异常整洁。空地中央有个用鹅卵石围成的圈儿,里面雀跃着一团舞动的篝火。只见“乌毡帽”老爷爷弯腰拉开矮矮的栅栏,坐到了几乎与田垄齐平的小板凳上。火苗燃烧着冬天的干柴,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这是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间难以寻觅的声音,这是独属于我记忆中乡间田野的声音。

我的思绪纷飞,却被一阵香气拉回。是烤地瓜!小小的篝火堆下,竟也藏着如此惊喜。“乌毡帽”老爷爷见我沉醉,便热情招呼我上前。小心翼翼剥开被柴火熏烤成黑色的地瓜外皮,一阵香气在我的鼻腔瞬间弥漫开来。金黄的肉瓤在火苗的映衬下更具诱惑力,咬上一口,甜丝丝又泛着清香,绝不逊色于任何蜜糖。我被四方的田野包围着,迎着融融的篝火,大口品味着田野的馈赠,我与田野的联系,仿佛更近一分。

家禽

骑车继续前行,一处被枇杷树遮掩的田地吸引了我的目光。这片田野可别致多了,因为上面有那样一群鸡鸭呢!鹅黄的,乌黑的,纯白的,都气定神闲地啄着地上的玉米粒。它们不必像被圈养的家禽那样,又挤,又嚷,为了抢夺生存的场地而争斗得死去活来,因为它们的王国是整片田野。

有趣,甚是有趣!我下车,情不自禁地靠近并细细观赏起来。母鸡的头小而精致,嵌在蓬松的身子里。身上是硬质的鹅黄色羽毛,片片分明,可到了尾巴那儿,却是一大捧一大捧的淡黄色绒毛,还微微扩张着。难道母鸡们也喜欢吃棉花糖吗,所以把它也镶到了尾巴上?相比之下,鸭子们就笨拙许多。宽大的脚掌结结实实地踏在田野上,身子却在有节奏的左右摆动着,像是嘀嗒着来回摆动的时针。原来鸭子也有自己丈量时间的方式啊!我暗笑,却也不敢轻易靠近,生怕扰了它们的生活。呀!我惊讶着,还有只白鹅呢!它的身量比鸭大上一倍,却不似鸭那般滑稽笨拙,更显雍容,仿佛一位尊贵的女皇。它似乎发现了我,用那明亮的黑眼睛端详着我,用那宽大的脚掌向我靠近,一边踱步一边引吭高歌,叫声在寂寥的田野里分外清亮。

仿佛有一种魔力,闭上眼,田野的一切却在我的脑海中延展开来。淡黄的阳光攀上我的右肩,又跃过我跳向了田野。脚下真切的土块感传来,干涩却有野草在野蛮生长。我呼吸着混着土味的略带寒意的空气,任凭它穿过我的鼻腔,在我的身体里四处乱撞,野蛮地,质朴地,却不带一丝侵略性地,洗涤着我的一切。耳边是家禽们悠扬的小调,眼前是野草叶片上,圆溜溜的闪着光芒的露珠,嘴里还带有地瓜的丝丝清甜,我想,若能在此刻化作一阵掠过田野的风,其实也蛮好。

慢慢地,我骑出了田野的小径。宽敞的马路就铺在田野边上。聒噪的车声与对面的村庄,恍然另一个世界。我回望:山峦上,随处可见云卷云舒,田野中,又不知有几处花开花落。阳光已然洒遍了田野的每一个角落,我的记忆亦永远驻足在这里:春天,路边的枇杷树边有我的身影;夏天,道旁的荷塘蛙声有我的目光;秋天,丰收的麦茬地里有我的足迹;冬天,我漫步在兴旺过后清冷的田埂上……我想,多年后忆及于此,大概仍能心生暖意……

 

卖爆米花老人

温州翔宇初中24级10班  崔佳琪

小时候每次过年回家,最盼望遇见的,便是那位卖爆米花的老人。

那是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身形瘦小,满头白发,脸上刻满了皱纹。每次一看见他出现,我和小伙伴们就会挎上早已备好的、装着米的小篮子,揣上向大人讨来的钱,一窝蜂地围到他身边。他推着一辆平板车,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我们看着觉得好玩,就偷偷学他走路的样子。他瞧见了也不生气,反而笑嘻嘻的,弄得我们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为了“弥补过错”,我们便七手八脚地帮他推车。他话不多,见我们主动搭手,脸上总会露出慈祥的笑容。

他做爆米花时格外投入,身子微微前倾,左手一前一后地拉着风箱,右手则摇着那只被熏得乌黑的爆米花圆锅。风箱“呼哧呼哧”地响,圆锅“嘎吱嘎吱”地转。他的手像老树皮似的,青筋突起,手心满是厚厚的老茧,手背的皮肤干得发皱。黄昏时分,晚风习习,空气里渐渐飘满了爆米花的香气。风吹得灶火直往上窜,火光映着我们红彤彤的脸颊,也映着他黑里泛红的慈祥面容。这真是童年里一段格外美好的回忆。

等火候差不多了,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轰响,爆米花就出锅了。我总是吓得站得远远的,还用手紧紧堵着耳朵。烟雾缭绕中,他不慌不忙地把米花倒出来——刚爆好的米花雪白雪白的,冒着热气。我们立刻一拥而上,你一把我一把地抢着往嘴里塞。那爆米花又香又脆又甜,好吃得不得了。

一晃几年过去,儿时的伙伴走的走了,散的散了。当我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和伙伴们抢着吃爆米花时,就很少再去买了。

如今的孩子,口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精美的糖果,很少有人还会惦记那古老的爆米花。

老人的生意日渐清淡,身体也大不如前,脚步越发蹒跚。听婆婆说,后来他每隔几个月才来一次,再后来变成半年一次,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再也没来过了。之后也来过几个爆米花的人,可曾经的那位老人,我们终究是再也见不着了。

有一天读作家张洁的小说《拾麦穗》,书页间的文字漫过眼底,文中卖灶糖的老汉一出现,我记忆里的爆米花老人也缓缓浮现。不知他如今是否安康?是仍在午后支起铁锅等那声 “嘭” 响,还是已放下风箱安度晚年?

初春的风从窗缝溜进,恍惚与那年裹着甜香的黄昏风重叠。只是这份揣在心里的惦念,终究没个去处问,也没个归处寻,就像落在时光里的爆米花碎屑,轻轻巧巧的,只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勾着人想起那段暖融融的旧时光。

 

【滴水】

努力究竟给了我什么?好像没有实实在在的成果。可不对啊!努力虽没让我拿到理想的奖项,却让我丢掉了懦弱,不再逃避;丢掉了懈怠,学会坚持;丢掉了浮躁,沉下心来;甚至在这一刻,连紧张都被赶跑了! 

——温州翔宇初中22级12班  郑智仁

 

进入班级后,你于第一排埋头学习的样子,让我断定,你肯定是个好学安静的同学。但相处下来后,我发现你与“安静”实在搭不上边儿。是数学课上搞怪的“嗯~”,是语文课上令人失笑的比心,更是物理课上莫名其妙的摇头晃脑……你有趣可爱,为班级带来了许多欢笑。不过,你的“好学”也越来越毋庸置疑。宗老师镜头下的你,嘴里塞着牙刷,眼神却专注地落于数学题上,你睿智的眼神中闪着求知若渴的光。

——淮安外国语23级17班  葛雨荷

 

 

 

 

 

 

 

 



上一篇:文学/199期第四版
下一篇:文学/199期第六版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